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来源:淮南日报 2018-01-22 13:04   https://www.yybnet.net/

陶余安自1996年进入中国化学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从事电焊工工作。在17年的焊接工作中,他先后掌握了多种焊接方法和多种焊接材料的焊接技术,他参建多项工程施工及压力容器的制作和组装焊接施工工作(如广州惠州壳牌乙烯项目、上海巴斯夫炼油厂项目、广州惠州中海油崔裂化项目),均以优质的焊接质量受到建设单位及业主的好评。2003年陶余安同志获得淮南市青年焊工比赛“二等奖”、2005年获得第八届全国工程建设“优秀焊工”称号;2010年9月代表淮南市参加安徽省第四届“徽匠”建筑技能大赛并获得“徽匠状元”称号。

2010年,陶余安同志被调入中化三建公司焊接室从事焊接培训与焊接材料评定工作。他凭借自己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各种新型焊接操作方法和焊接材料进行成百上千次反复试验,并完成了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共计150余份,为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现场的推广使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陶余安同志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焊接技术传授给青年职工,为企业进行焊工培训四百余人,并为公司参加各类焊接技能比赛的选手进行赛前培训,并分别获得“徽匠状元”、“徽匠标兵”、“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等称号。

陶余安立足岗位,勇于创新,近年来,他申报了公司级科技成果四项,分别获得公司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此外,他还参与一项发明和三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014年7月,由陶余安领办的焊接技能工作室,被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省级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承担起公司的焊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重任,对公司多项实际生产过程中焊接专业存在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立项,充分发挥了技能大师在总结创新成果、创新工艺技术、新产品试制研发等各个方面的核心带头作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能动效应。同时,陶余安同志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发挥了带徒授技的“传、帮、带”作用,为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陶余安同志获得省政府授予的特殊津贴。

新闻推荐

不动产登记新举措试行,不经公证也可继承房产—— 继承不套路,更省心

本报记者柏雪王伟长期以来,市民在办理房产继承过户手续时,都需要提交生效的法律文书或继承权公证书,而办理继承权公证不仅需要不低的费用,而且手续繁杂、耗费时间长。近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市不动产...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本报记者 刘银昌)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