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皇家建了个小金库,称为琼林库,后来又建了大盈库。两库一个放绸缎丝线,一个放金银财宝,主要用于皇帝平时的私人花费。这两个小金库到了李隆基的重孙唐德宗李适手中后,成了他的最大乐趣。
唐德宗继位3年时,发生了一起兵变导致他出逃。流亡期间,日子一度非常艰难,跟随他的士兵因为天气变热,连替换的衣服都没有。这时好不容易有南方地方政府的进贡送来,他赶紧把这些东西都堆在走廊里,并在上面挂上一块牌子“琼林大盈库”,声明这都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大臣陆贽看到后,觉得不妥,苦心劝谏。李适只好把牌子摘掉了,不过财产还是算自己的。
流亡生活结束后,朝廷重回长安办公,李适重新开始他的攒钱计划。有一次就跟宰相李泌抱怨:“往年各区道进贡都是50万串钱,今年才只有30万串,真是不够花的。 ”李泌没办法,只好答应以后每年由政府专门拨给他个人100万串钱,同时希望他不要再向各区道要钱。
李适知道这爱好不得人心,就从公开转入了地下。第二年,河南、江南、淮南赋税清查处理官员元友直回京,带回来大量现金、布匹向皇帝交差,李适把它们全部存到了大盈库里。同时又派太监带着圣旨到各地去索取金银财宝,并嘱咐所有接到圣旨的地方官们 “千万不要让宰相知道”。
李泌死后,已没什么人能拦得住李适了。后来,他基本上公开向官员们要钱,分为日贡和月贡,还让手下去市集上抢东西。
李适的爱攒钱还表现在不花钱上。第一次兵变差点要了他的命,可后来当他再一次面临兵变的时候,他仍是舍命不肯舍财。当时禁军缺粮,士兵们饿得都要哗变了,李适还是舍不得拿钱出来买米。此时恰好有江淮运来进贡的米3万石,唐德宗高兴地对太子李诵说:“米运到了,我父子得活命了。 ”而从江淮运米至京城,连运费一起每斗米价格高达350文,而京师市场上每斗米的价格不过数十文。可是唐德宗宁愿坐等兵变,也不愿拿出私财来买米。爱钱爱到这种地步,实在是独步古今。 黄邦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雪峰摄影报道)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淮南市三和乡姚皋村村民程家小女横遭病魔,对这家低保户而言可谓雪上加霜,而在此时,一份幸福人寿保单...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