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 28岁的淮南人史柯是一名退伍军人,现在是名辅警。他曾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山东一位患病准妈妈,还劝说妈妈和小姨签下了眼角膜捐赠书,并坚持做公益,去年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 55 位亲友加入到服务队。2月23日,史柯在他新婚大喜的日子里许下一个心愿: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大家一起来做公益事业。
捐造血干细胞救人
2月23日,在史柯的新房里记者注意到,一些亲友格外关注史柯收藏的“淮南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证书,以及无偿献血证、优秀士兵证书等一本本荣誉证书,感受着他用热血、执着和行动书写的爱心路。
“史柯从小就有爱心,成年后,不管是在部队、在外地打工,还是回淮南工作,每年都坚持无偿献血。"史柯的母亲宋炳华说,她在2013 年被查出患有癌症,2014 年 8月6日,史柯陪她到医院看病回来,看到街头有个献血屋便去献血,正巧遇到红十字会志愿者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他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捐献登记表,留下血样,加入到中华骨髓库。
2016年初,快做妈妈的山东姑娘小萍患了白血病,就在小萍一家人陷入绝境的时候,医院传来一个好消息:史柯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小萍配型成功,而且他同意捐献。
“我也是病人,特别能体会对方的心情,史柯能救人一命、挽救一个家庭,我当然要支持他。"宋炳华说。医生从史柯的血液里采集了 252 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送往济南,成功挽救了小萍母子的性命。
动员亲友捐眼角膜
捐献成功后,史柯没有停下爱的脚步,他得知红十字会平日开展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就登记成为了一名红十字志愿者,还动员了不少战友、朋友、同事也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帮扶困难家庭,看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一起献血、采集造血干细胞捐献样本。
在史柯的动员下,母亲也同意了捐献眼角膜。2016 年 11 月 26日,史柯陪着母亲来到红十字会,办理了眼角膜捐赠登记手续。临走时他又取了一叠报名表,工作人员看他拿那么多表格,个个瞪大了眼睛。工作人员并不知道,在史柯的动员下,还有几位亲友要捐献眼角膜。“我现在和史柯小姨都报名填了表。"宋炳华说,大姨在外地,说回来也要报名填表;除了他们,史柯的三姨、表哥、表弟也加入到了集体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中。
史柯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让他先后荣获了“中国好人"“安徽好人"“淮南好人"的荣誉称号。为能凝聚更多爱的力量,去年3月5日,史柯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了,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经常动员带领亲朋好友做公益,在他的感召下,服务队的志愿者已增加到现在的55人。
“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投入更多精力到公益事业中,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大家对我的肯定和鼓励。"史柯说,自己不管走到哪,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动员身边更多的人参加志愿服务。
记者 张安浩
新闻推荐
合肥师范学院学生秦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淮南人,淮河岸畔属楚国古地,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在她的记忆里面,过年最开心的是可以吃到各色各样的美食。年夜饭上最令她难忘的是圆子和甜汤。而吃完年饭,和小伙...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