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17日上午,淮南海关关员接到了一个来自寿县晨阳米业有限公司的求助电话,反映该公司有2000吨大米亟待出口,目前出口船期已十分临近,希望海关能加急办理通关检验事宜。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当天下午,淮南海关关员立即驱车近百公里赶赴企业现场,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取样的同时积极联系协调检测部门,将原本应一周完成取样、实验室检测过程“加速”至两天半,为企业节约了4天多的宝贵时间,确保企业克服物流影响顺利赶上船期。“没想到疫情期间,海关行动如此迅速,对我们企业来说,就像早春里的一场及时雨!”晨阳米业公司负责人由衷赞叹淮南海关特殊时期的暖心帮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备耕的农忙时节。疫情无情人有情,危难之中有担当。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淮南海关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外贸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助力“农字号”企业复工复产,为农产品加速通关搭建“绿色通道”。
淮南海关精准施策,推出防疫情、保民生、稳外贸13条帮扶措施。对辖区企业,淮南海关关员列出清单,一家一家打电话主动了解情况,及时收集掌握企业需要海关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和不易保存的特点及当前复工人员和物流紧张的形势,淮南海关开辟农产品进出口“绿色通道”,对鲜活农产品优化检验检疫监管流程,实行快速验放,优先协调安排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互联网+海关”两大平台,通过电话、微信等“无纸化”方式办理业务,让数据多跑路,减少人员流动。同时,还做好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海关关员实行全天候轮班作业,为企业农产品出口便利化打造通关“零延时”。
疫情发生以来,淮南海关助力企业出口大米、速冻山芋、龙虾仁、河蚬等农产品共7批次2070吨,货值近100万美元,相较去年同期无农产品出口,真正实现了逆势强力增长。(本报记者 周 玲)
新闻推荐
“你好同志,这是我的出入证,现在家里菜不多了,我今天出去买点菜。”2月19日上午,在谢家集区立新街道新乐社区金玉花园小区门...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