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社区是潘集区泥河镇的一个大型社区,春节至今,这个社区的两千多户居民每天都能看到社居委主任赵利戴着红袖章在社区巡逻的身影。这位曾因抗击非典事迹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再次把自己交给了防控一线,创下了连续工作16天的个人新纪录。
“赵主任是大年三十晚上赶回社居委召集大家布置疫情防控工作的,之后这些天他全扑在防控一线,吃住都在社居委。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他从年三十晚上到正月十六没有回过家一次,现在社区居民说起他没有不伸大拇指的,一些热心群众甚至送来饭菜等食品表达心意”2月26日,梅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社区是老小区,小区管理基本处于半敞开状态。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我们率先封堵了各小区通道,实行了封闭化管理,赢得了‘抗疫’主动权。”刚开始居民们不理解,赵利就带着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各处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和严格防控的重要性。“2002年至今我一直在梅苑社区工作,对社区的情况如数家珍,了解防控的隐患点和难点”赵利说:“社区共有78栋楼,居住了6000多人,其中多数是中老年人,一开始大家对防控的认识较为懈怠,需要反复宣传;另外,由于老年人多,我们在做好内防内控的同时还要严防外来探亲人员,防止出现输入病例。”
赵利曾参与过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工作,并因成绩突出获评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因此他对疫情的认识特别敏锐。施行封闭化管理后,他立刻召集退休和在职党员,动员大家投身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在全市范围内较早“吹响”了动员的哨声。赵利说,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容不得我们有半点含糊,工作必须做到密不透风,早防早控,不然就有可能贻误战机,造成被动局面。疫情最关键的那十几天,我整晚整晚的睡不着,经常晚上在小区各防控点巡逻,一天三四次探访隔离在家的居民,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
走访中,记者在梅苑社居委里看到多瓶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据工作人员介绍,赵利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每天至少要服药两次,疫情防控期间,他一直没有去医院,天天守在社区,白天黑夜连轴转,他既是宣传员、巡防员又是居民的安抚员。
图为赵利(右)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
新闻推荐
沈强赴重点工程项目现场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时强调 细查严管落实疫情防控 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本报讯2月26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沈强赴重点工程项目现场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他强调,各级各有关...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