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五千年文博园张灯结彩,黄梅飘香,喜庆热闹。在五千年文化长廊、华表广场、赵泰来博物馆及根雕馆等各景点,如织的游人被包裹在浓厚的五千年文化艺术和新年喜庆的氛围中。他们或合影留念,或凝神注视,或欣赏演出,不时发出啧啧称叹声,愉快地在文博园中度过了新年的第一天。
“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震撼,”来自贵州省都匀市的饶雨盛兴奋地说,“我常年在外跑生意,玩过的地方也不少,今天真是大饱眼福。”饶先生和生意上的几个朋友是从黄山、天柱山一路玩过来的,在游览天柱山时听人说过,于是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文博园。
在根雕馆,记者遇到了来自南京的张海亮先生一家。他读中学的女儿不时拿着相机照个不停,不时倚靠各种造型的根雕嚷着要留影。“这些作品无论是构思立意,还是工艺处理都很有艺术性和独特性,件件都是宝贝啊。”收藏有5万多件根雕珍品的根雕馆,被誉为“五千年第一馆”,和赵泰来博物馆一样,成为大部分游客来文博园后必去的景点之一,而且往往会令他们叹为观止。
为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元旦前夕,文博园在各个景点悬挂了近千盏红灯笼,各景点的灯光、布景也全部装饰一新,同时五千年艺术团还为游客精心准备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黄梅戏表演。湖北游客汤涛说:“在外辛辛苦苦工作一年,能回家和亲人在文博园一起过元旦,欣赏家乡的黄梅戏,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与汤涛有着相同体验的周玉国说。
据了解,仅元旦当天,五千年文博园迎来了上海、江苏、湖北及本省各地的游客约1.2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10.6万元。 (本报记者 陈开明)
新闻推荐
卢海鹏木雕作品100多年前的堂屋条几上的木雕作品木雕匠和木匠原是一种手艺,旧式木器制作很讲究,特别是高档木器,木雕是必不可少的装饰,由于木雕手艺的艺术性和细致性,木雕从木工中分离出来...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