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红头文件”,层层摊派卷烟销售;财政出钱设“奖金”,村镇干部变成“推销员”……为刺激当地烟草消费,湖北省公安县日前曝出摊派怪事。早在2009年,公安县就曾发文下达“公务用烟”任务,甚至用“查烟头”办法检查落实。如今,“有形之手”再现越界的荒唐,凸显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紧迫性。
政府摊派卖香烟
全县人均六十包
记者近日赴公安县实地调查得知,这份名为《公安县2013年烟草工作考核办法》的“红头文件”,由县卷烟市场整顿领导小组于2月27日下发,明确提出全县销售卷烟必须达到25100箱。按照每箱250条,每条10包计算,共有6275万包。而公安县现有人口105万左右,相当于每人每年要抽60包烟。
这些销售任务被下分到全县16个乡镇,根据烟民人数任务不等,最多的斗湖堤镇达4165箱,最少的黄山头镇也有819箱。为落实上级任务,一些乡镇也将任务分解到各村。但村里就无法往下分解,村干部只好请经营户帮忙。“肯定要给我好处费,否则不干,一般是每件给50块。”章庄铺镇一位副食品店店主说。
被摊派销售的不仅仅是烟,还有酒,只是形式更隐晦。记者调查发现,公安本地产的“黄山头”酒销售,也有镇村干部的“功劳”。
大张旗鼓搞考核
“钱袋子”诱惑大
无论是通过“红头文件”明确卷烟指标,还是村干部被质疑沦为白酒“推销员”,背后都隐见“利益驱动”。
《公安县2013年烟草工作考核办法》显示,全县全年烟草市场工作经费总额为100万元,各村镇按照销售任务完成百分比拨付;超额完成且排名靠前的乡镇有奖励,完成任务不足95%的乡镇,不予拨经费。据了解,这100万元经费来自地方财政。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乡镇为提升排名,拿到更多奖励,甚至将烟草销售情况与村干部工资挂钩。部分村为完成任务,甚至从村级财政中拿钱“内部消化”。
地方财政出钱,县政府下文,大张旗鼓卖烟是为何?公安县烟草专卖局局长龚联华说,全县烟草领域每年缴税约3000万元,其中地税约1000万元。但目前市场上,有15%左右的非正规渠道进货或假冒伪劣的卷烟,这部分烟都是偷税漏税,加大香烟销售管理,有利于挤占这部分市场,增加税收收入。
“摊派恶习”频现
“权力烟圈”作怪
10月22日,公安县紧急下发通知,宣布撤销有关烟草销售任务的文件。目前,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三级联合调查组正在对此事作进一步调查。
早在2009年,新华社就报道了公安县“红头文件”下达公务用烟任务之事,当时很快就被叫停。一些村民反映,此后不久,这一现象又“死灰复燃”。
当前,中央正在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职能,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更不能乱伸。武汉市政府咨询委员会高级研究员赵振宇表示,改革就是要做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加减法,理顺各自的关系。摊派“红头文件”屡屡出现的背后,是地方狭隘的发展观、片面的政绩观在作怪。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纵观汪建设受贿的全过程, 400多次的受贿行为,主要集中在其妻子生病、女儿上学、女儿结婚、母亲去世、过年过节等时候。56名行贿人中,在这些时候给汪建设行贿的有4...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