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方姗姗 吴玉莲
1月28日,记者在列车上感受春运。早上7:05,由福州——青岛的k68次列车抵达黄山站,又一批在黄山的外地人奔向各自家乡。
在列车上,记者看到了在屯溪黎阳菜市场工作的张学军。他告诉记者,他在黄山做蔬菜批发生意已经有六七个年头了,每年都要在年关边上往老家徐州赶。去年在老家还盖了新房,今年过年就算彻底住进去了,这让他很是期待。“去年春运时太挤了,年纪大了熬不住,今年也就买了卧铺。”张学军说,今年是他第一次买卧铺票回家。
一大早,张学军就和妻子、侄子、侄媳妇以及许多老乡赶上这趟归乡的列车。在列车上,侄媳妇的儿子江子民和老乡的女儿薇薇两个孩子把脑袋贴在车窗上往外看,新奇地惊呼“水牛”、“大山”。
薇薇的妈妈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在黄山黎阳菜市场工作已经有八九年了,薇薇才5岁,都是在外地长大,对家乡已经没有什么概念,“她都不怎么说家乡话,一般都是讲普通话。”
上午8:05,江子民的妈妈在泡泡面,泡好后放到江子民桌前。剪着锅盖头的江子民抱着泡面碗,吃了几下就递给妈妈。他今年4岁,还没上学。记者问他在黄山待了多久,他伸出5个指头说只有1年,引得车厢内许多人笑了。
张学军告诉记者,他做蔬菜批发生意已经有近30年了,到处跑,哪里的蔬菜市场好,他就去哪里,这些年都在黄山做,但是能留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我们做蔬菜批发的讲究的就是市场,现在小儿子已经在4个省读过书了。”张学军说,每年挤着回家,其实就是见见爸妈,会会亲戚。他也考虑过把父母接过来过春节,但是年纪大的父母不适应外地生活。
坐在张学军边上的是山东枣庄的邢女士,是去年12月底才坐车过来的,丈夫常年在黄山打工。她放假后就带着儿子过来玩了1个月,这次一家人一起回枣庄过年。“为了省钱,我带着儿子买了卧铺票,我丈夫则买了硬座。”邢女士说,他们是提前10天买的票,好在买到卧铺票了,免得孩子受罪。
“年关边上卖菜最好,但是为了过年,每年都要往家赶。今年还早些,前几年都是到腊月29才走。”张学军说。
新闻推荐
□ 记者 王玲琳晨刊讯 大年三十,黄山市在外务工人员大多回到家中,随着父母在异乡生活的孩子们也“飞”了回来,留守的老人们因“小候鸟”们的归来而格外高兴。“小孙子...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