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8日上午10许,黄山电视台记者一行2人,在黄山国际大酒店就《大黄山》时下热播,采访了黄山国际大酒店总经理喻黎曙,并就“《大黄山》共6集,您对哪一集印象更加深刻?”、“看了片子后,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您对黄山市的旅游发展建议有哪些?”、“结合热播,您是如何带领团队开展酒店营销工作?”等话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作为旅游业资深职业经理人士,喻总侃侃而谈,谈及《大黄山》,更是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和兴奋。
一是酒店通过从网络下载《大黄山》,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收看并座谈,广泛宣传,大力推广,营造人人欣赏《大黄山》、人人知晓《大黄山》、人人宣传《大黄山》的舆论氛围。
二是通过旅游人传递《大黄山》,包括从中央、省、市等媒体进行宣传,再通过高度发酵,让每个人了解《大黄山》含义,尤其是告知年轻的大学生,要做一个不陌生的黄山人,将黄山的博大精深,艺术精华,通过与客人面对面地交流,释放到游客当中,真正让黄山走进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做到名不虚传。
三是黄山与艺术的融合,包括摄影、绘画、陶瓷等创作文化基地,包括生物多样性等。我在黄山工作20余载,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山上的环境,山上历代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任又一任的迎客松守护人,包括艺术家不远千里来黄山创作,将黄山精神传播至世界各地,通过媒介吸引了诸多的名人大师,宣传了黄山,传递了黄山保护与管理的精髓。
四是细细地品读了《大黄山》,通过再提炼,编排精品线路,结合客人漫旅,边筐边箩,关健在收尾,抓住每一集重要节点,进行广泛宣传营销,吸引更多的旅行商、电商、自驾游等纷至沓来。
总之,有了《大黄山》,山上与山下要紧密联系,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来拓展。在市政府报告中提到的“十古”,是否可以挖掘、梳理、整合徽商精神,能否有《大徽州》的续集?将人文与历史、自然有机地结合,再进行《大黄山》和《大徽州》的宣传,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余训文
新闻推荐
长干小学小记者站 章一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1月23日下午,出席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黄山旅游文化学会会长盛学峰接受黄山晨刊小记者专访,就文化旅游融...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