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小云
黄胶鞋、迷彩服、瓜皮帽,这是老梁的一身装扮;一条长木凳、两块磨刀石,外加一块砂石轮,这是老梁的主要工具。1月25日上午,伴随着已久违了的“磨剪子嘞戗菜刀”吆喝声,老梁出现在记者面前。
老梁名叫梁学明,今年52岁,一位长期在外漂泊的磨刀师傅。两把剪刀外加一把菜刀,老梁总共收费15元。老梁说,因为要回淮北老家过年了,这个价格算是“春节优惠价”,“我们这生意在春节前特别好,因为过年了,大家在家烧菜做饭,刀是少不了的,一些人会将家里平时不太用的刀拿出来磨一磨。”
老梁介绍,自己磨刀已有30多年了,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去过,包括青海、甘肃等偏远省份,磨刀的价格会随着省份的不同有所区别,“主要是根据当地人的收入情况而定,例如在上海、江苏等地,磨一把刀至少要10元,甚至20元一把也磨过,但在青海、甘肃等地,磨一把菜刀甚至有过3元的低价。”
老梁是1月24日下午从浙江衢州到黄山的,因为从黄山坐火车回家会方便些,但最主要的是车票便宜。1月25日上午,他让老乡帮自己买火车票,自己则扛着长木凳到屯溪再赚些钱,“这也是回家顺路挣些钱,回去再出来估计要到3月份了。今年回家想好好歇歇,跑了差不多一年了,累了。”
老梁磨刀很仔细。两把刀刃处已经锈迹斑斑的剪刀经过他的手之后变得明亮锋利,卷了刃的菜刀也变得锋利无比。为检验效果,老梁让记者自己使用纸片进行试验,果然剪刀剪过,纸片一分为二;菜刀划过,纸片同样一分为二。
听到老梁的吆喝声,和记者一样,不少市民都将家里的菜刀、剪刀拿了出来。在大家看来,磨一把剪刀、菜刀,成本要远远小于新买一把,因此对于老梁的“优惠价”,几乎没人再讨价还价。
半个多小时里记者注意到,老梁总共磨了10把菜刀、4把剪刀,平均每两分钟一把,技术之熟练、效果之明显让人暗自佩服。
“走了,再到其它地方看看,一会儿简单吃个饭,就该回家了。”收拾好工具,老梁将长木凳又一次扛上肩膀。
新闻推荐
□ 见习记者 吴玉莲 方姗姗对于一些在铁路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早已没了过年的概念,但是选择这一行却没有后悔。1月22日19:50,K178列车北上驶离黄山车站。20:32,列车乘务人员...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