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王蕾 记者 李小云
核心提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心城区面临日渐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每天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一些重要路段堵车现象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和生活。交通拥堵成为制约中心城区发展的瓶颈之一。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我们有必要在吸取大中城市治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将整治交通拥堵提上议事日程,多措并举,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舒心便捷的出行环境。为此,去年市政协委员时美琴提交了《多项措施并举 防治交通拥堵》的提案。
提案追踪
时美琴认为,要彻底解决中心城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在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寻求综合解决之策。为此,时美琴建议:加快道路建设,加大交通承载量,实施核心区道路改造,加快绕城环形通道、配套高铁新区延伸道路轨迹、加快停车场等相关设施建设,选择多个道路节点建设过街天桥(或地下人行道)形成立体交通,合理引导车辆分流,减轻主干道车辆通行压力,缓解城区停车压力,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拥堵;强化资源效率意识与公交优先战略,适当降低城市公交乘车费用,引导更多市民乘坐公交出行,同时发展车载导航、移动信息终端,服务和引导出行;合理设置信号灯,加大交通违法违章行为处罚力度,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现状
目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受道路因素、人为因素、静态交通因素以及交通管理因素等影响。道路因素主要表现在地理结构造成核心区有效通行道路不足、现有道路结构难以适应城市交通需求、路边设施不合理造成交通堵点多等方面。近年来,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电动自行车、电瓶三轮车增长势头强劲,因路口抢道、低驾龄人员操作不熟练、不规范而导致的人为交通违法行为频发,干扰了正常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
此外,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商业建筑配建停车位和路边停车位严重不足,导致违规占道停车、反复寻找停车位等行为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无效交通流量对正常交通带来严重干扰,挤占了本就紧张的城市道路资源。再加上道路条件不足、技术力量不足等因素,中心城区部分路段隔离设施不全、信号灯功能落后且相位配时不尽合理、标志标线欠完善,也制约了现有道路通行能力的正常发挥。
办理状况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缓解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造成行车难、停车难的矛盾,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将解决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先后编制了《黄山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战略研究》、《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等综合交通规划。依据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成果,黄山市规划部门在新建的长途汽车站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对停车难和换乘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包括对停车场的规模、布局和建设时序进行规划控制等,用以指导城市建设,营造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的综合交通系统。目前,黄山市已经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中心城区公交站线已由2000年的5条、运营车辆36辆增至17条、运营车辆99辆,并在齐云大道旁建成一个综合性公交场站。
此外,公安交警部门也配合法制部门制定了《黄山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规范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制定黄山市“黄金周”、“双休日”及重大节庆活动旅游高峰期间交通停车应急机制与预案,合理调配、充分发挥现有服务设施的作用,同时调整景区、景点及周边公共设施作为临时停车场所投入使用。
针对提案中的建议,市城乡规划局将对新建建筑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城区路网的优化完善,改造对交通影响大的重要节点,创造条件逐步配建公共停车场,重点解决屯溪老街等热点区域的停车难问题;市文明办也结合黄山市创建工作,对中心城区大型建筑已配建却又被挪作他用的地下停车场等进行整改,督促尽快恢复停车场功能。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老板联系不上,估计是跑路了。马上就要过年了,手下好几十人,辛苦干了一年,可到现在30万元的工钱,一分钱都没着落,我都快急疯了。”1月26日下午,徽州区岩...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