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拜年是春节的习俗,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拜年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屡经变革,从当初的电话、手机拜年,到后来的短信、QQ拜年,再到现在的微博、微信拜年,春节拜年正迸发出时尚的火花。
微信拜年成时尚
市民吴先生是手机拜年的“大户”,精心编制的原创“年礼”,全部会在大年三十的下午或晚上群发给手机里的500多个用户。马年春节,吴先生发送和收到的拜年总数较往年又有所增加:其中手机短信收到350条,发送和回复近500条;点对点的微信发送71条、微博15条,通过QQ群、QQ和126邮箱收到的新年祝福贺卡10多条。
吴先生说,今年收到的手机短信比去年减少了100条左右,但发送和回复的量基本和去年持平。由于今年时兴微信拜年,加上春节期间不计流量,他共发送出71条微信,QQ、微信可以发动态图片、声音、视频,比短信更有趣、有情。
手机短信没OUT
据黄山市移动和联通两通信运营商提供的数据显示,除夕和正月初一两天,发送拜年短信约1500万条,这一数字比去年减少200万条左右。而据相关网站调查显示,马年春节,七成以上手机用户今年都加入微信拜年的队伍。据微信官网称,除夕夜微信用户信息发送总量是上一年的2倍,信息收取量是上一年的3倍。
短信拜年是否已经过时?市民陈先生说,虽说今年掀起微信拜年潮,但短信拜年仍是主流,并未完全淘汰,只是由于有了微信互联网拜年的新形式,此消彼长,手机短信拜年呈降温态势。
群发短信也是情
今年春晚唱响的一曲“群发的短信我不回”让短信拜年的方式备受争议,许多人随之响应,在QQ空间或微信上明确表态对群发的短信不回。于是,马年春节微信大行其道,手机短信拜年有所降温。
针对“群发的短信我不回”的观点,市民陈先生说,除夕上班到下午5时,回家要忙着张罗贴春联、吃年夜饭,根本不可能点对点发原创短信,因此就自创了一条拜年短信群发给亲朋好友。不想,收到的回复还不少,其中一条这样写着:群发短信也是情,拒绝回复可不行;字字都是知心语,你我缘分刻骨铭;我发一条来贺春,祝您平安福不停。
新闻推荐
□ 周芸 胡满明 芙蓉晨刊讯 元宵节上午,黄山区龙北社区、芙蓉社区走访慰问失独家庭、流入计生困难户。意外使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而此时已没有了再生育能力,他...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