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放起了烟火,我看着窗外的璀璨,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一直以来,我的人生仿佛总是这样,透过窗玻璃看着这个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宁静
——梅卿 语
梅卿和黄山梅园
见到梅卿,是在黄山区焦村镇岩前寺村的黄山梅园内。
一件粉色中式古典短旗袍,一张喜欢笑的鹅蛋脸,两个不深不浅酒窝,模样端庄,举止优雅,高贵的气质压过还未盛开的梅花。
梅卿在上海办有大公司,是上海盖特威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专业制片人。梅卿老家休宁,工作在上海。岩前寺村是梅卿的外婆家,从小由外婆带大。此次回乡办梅园,是想以这种方式报答家乡的父老,同时也为圆自己一个浓浓的乡愁梦。
梅卿和汽车媒体
选择现在的工作,梅卿说得益于爷爷的一句话和父母的两句话。爷爷曾经告诉她,一个人,看待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例如书法,你学的不仅仅是书法的笔法,更要学会欣赏不同风格流派的书法名家作品中蕴含的气质和美感。梅卿说,爷爷的话让她在之后看待每一件事情时,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
梅卿的母亲对她说,女人要靠事业去辉煌她的下半辈子。而他的父亲则告诉她,汽车行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与其做得泛,不如做得专。锁定一个朝阳行业,就要认真踏实专一地走下去。因为父母的这两句话,梅卿在上海滩做起了汽车媒体,成为创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上海汽车专业媒体。
万事开头难,梅卿的汽车之路充满着刺激。刚开始,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为此,她不断地充实着自己,扩充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渐渐的,她开始知道什么是达喀尔,什么是拉力赛,了解到每辆车背后的品牌故事,了解到每款车不同的性能优势。她说:“在成功的路上,智者和愚者都会遭遇困难和挫折,所不同的是,智者会改变方式,而愚者只会改变目标。”
梅卿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主持节目时的情境。当所有人都在演播室里忙碌,她却躲到一边,反反复复地背诵着脚本。这时的她知道自己其实比其他工作人员更加紧张。可当她真的站上了主持的舞台,导播倒数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时,平时含蓄内敛的她开始进入状态,用流畅和沉稳打消了在场所有人的紧张和担忧。
当事业领域得以拓展,梅卿却从主持退居到了幕后制片。因为她知道,人应该在适合的时候做最适合的事。她说:“当初的这个决定,让我得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也让我的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做汽车杂志、做汽车频道,梅卿与汽车结缘,理所当然地爱汽车。梅卿说:“我爱汽车的线条,爱它设计背后的超凡意念,爱车厢内精益求精的配备和装置。但是对于驾驶,我却丝毫没有天赋,唯有认认真真地下苦功夫训练。”梅卿虽雅,却有试驾新车型时的那种享受刺激的拽劲。不过,那只是一时的疯狂,在一次珠海国际赛车场试驾一辆跑车时,天下了小雨,赛道很滑,过弯道的时候她没有带一丁点儿刹车,结果甩出去旋转了2个360度,人虽无碍,但这次经历却让她打消了成为一名专业赛车手的梦想。
梅卿和艺术生活
清爱梅花苦爱茶。茶和梅是梅卿的一种生活方式。她说:“我相信内心宁静的人最有力量,喝茶就我而言并非是一种消遣,而是让人沉静下来的一种方式,在一杯茶的时间里,感受着茶汤的温润,体会着茶中透出的世间百态”。
梅卿爱梅花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于把原先的名字更改成现在的名字。她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的风格是对傲雪凌霜的坚韧不拔,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宽厚与包容。
梅卿还深爱着中国传统的服饰,她曾亲自为自己设计了很多中国传统风格的服饰,平日着衣,也多以东方女子的韵味出现。在她看来,中国服饰的一针一线中都涵盖了传统文化的积淀,服饰剪裁和线条不仅仅是一种美感,更是一种境界。
梅卿擅书画,会弹古筝和琵琶,对苏州的昆曲也略懂一二。她说昆曲柔婉细腻,曲调悠长,流丽清远。婉丽妩媚、一唱三叹,亦歌亦舞柔媚可人。
梅卿还会跳芭蕾。她说自己之所以爱芭蕾,并非全是因为其曼妙的舞姿,更是因为芭蕾的举手投足之间没有任何多余的零碎。芭蕾的轻盈飘逸、落地时的干练稳健、娴熟纯净的动作和挺拔向上的状态。
新闻推荐
微信圈“集赞营销”成商家促销新模式消协提醒:盲目点赞或沦为免费宣传工具
□ 实习生 王 蕾 记 者 李小云晨刊讯 “新店开张,集赞有礼,求点赞”、“楼盘开售,集赞得礼包,求点赞”……随着微信的日益盛行,每当打开微信,刷新朋友圈...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