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梅开山河花千株,严冬去后报春回。卿眷乡土故园情,耐得寒霜是此枝。”3月8日,黄山区焦村镇山河村岩前寺自然组的一座山坡上,一个用铁管和竹竿搭就的简易门头上挂着一幅用红纸写就的对子,横批是“黄山梅园”。
黄山梅园的创立是山河村新春后的一大新鲜事。该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将一片山地的经营权转让给上海盖特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后者经过和村里签订流转协议,报上级部门审批后,于3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黄山梅园。“我们从上海来到黄山,是因为这里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项目一期栽种梅花50亩,二期还有更多休闲项目。我们力争把黄山梅园打造成黄山西大门一个新亮点,把黄山的登山游、休闲游和赏花游结合起来,吸引更多上海人来黄山观光旅游。”上海盖特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山河村是一个纯山区村,人口1170多人,是黄山的西大门。山河村多山,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毛竹、木材、茶叶及务工收入。山河村党支部书记林旭宏对记者说,山河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外务工,村里撂荒的情况很少,但也有少量山地因无人管理处于闲置。这片山地流转后既可以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可以带动乡村旅游,同时还可以美化村容村貌。
记者看到,在开园当天,许多村民都跑到山上看热闹,自然也有更多期盼。村民林和平说:“这是一种新形式,荒地浪费,种上梅花,村民可以从中获得效益。”
焦村镇负责人说:“中央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市政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了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土地集约、规模发展无疑是个趋势。山河村这次只是一次土地流转的小试验,镇里会从中获取更多经验,通过更多形式让广大老百姓受益。”
新闻推荐
□ 记者 汪嫒 文/摄土培蚯蚓分解果皮,呼之欲出的动物活体标本,现场制作的蛋糕、发酵的酸奶……这些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了众多学子的青睐,展台前人潮涌动。3月16日,黄山学院...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