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秋萍 阚陈劲 文/摄
在黄山风景区,有这样一群普通的人,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黄山的生态资源保护奉献着自己的点滴力量。一年一度的春节黄金周,劳累了一年的他们依旧没有回家休息,他们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选择了在岗位上过一个简单而充实的春节。保护黄山生态资源、创造安全和谐旅游环境,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写下了一曲黄山园林人的奉献之歌。
在西海景区,提起一个人,是没有人不知道的,他就是天海管理区北海中队副中队长邵立新,因为以前是西海林管所所长,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邵所”。“干了二十多年了,还是那么敬业。”有人开玩笑的用这句经典的广告语来形容他。而他也以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工作证明了他的踏实与敬业。
1987年来到黄山工作,邵所是黄山的第一批防火队员,在黄山工作27年来,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今天的防火队长,二十多年来,在山上走过了多少路,巡查过多少趟,度过了多少个春节,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习惯了,这就是我的工作。”
“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邵所用这句话来形容他们的工作状态。“就是每天在巡查的路上遇到游客有所需求,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会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比如派出所、综治或者工商,让他们对口解决。”看似简单的工作,但是实施起来却是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没有具体的上班时间,日出前的半个小时我们就必须到达各个岗位。”哪里有游客,哪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做好游客的防火管理工作,做好古树名木等资源的保护工作。”而作为副中队长的他,虽然没有具体的路段分工,但是从北海宾馆到西海大峡谷二环路的管辖范围内,他每天都要细细的走上几趟。检查队员们巡查到岗情况,看看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查看一下防火道的清理情况,及时制止巡查途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处理一下路段上的突发情况。“每天不走上几遍,心里不踏实。”黄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在他的眼里,都有了灵动的生命和活力。“看着他们就像看着自己的亲人一样。”正是带着这样的情感,邵所对黄山的感情也愈来愈浓厚。
这个春节黄金周,邵所与平常一样,依旧在山上值守着。春节期间异常晴旱的森林高火险天气,让他的神经每天都绷得紧紧的,不断叮嘱队员们要“回头看”,不放过蛛丝马迹,沿途每次给游客指路时都不忘提醒一句,“景区实行室外禁烟,如有需要请在吸烟区内吸烟。”而他自己,也要每天在山道上来回巡查好几遍。下雪天也是他们操心的日子,虽说火险等级低了,但是名木古树的保护责任却很大。要随时检查路边树木的生长情况,必要时还要给古树们装上“保护伞”,安上支撑架。“干好这些本职工作,有时再协助下环卫工人们扫扫雪,清理一下游道。”在山上工作的他,似乎永远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一个月难得休息一次的他们,如果遇到火险等级增高的话,都会主动结束休假回到山上坚守岗位。“每个人的手机都能收到黄山天气及森林火险预报等信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即使领导没有要求,也会主动回来上班。”而在防火高火险期,除了白天一整天都在路段上巡查之外,到了晚上,他们还要开展夜巡工作。“从晚上七点到十点左右,将游客聚集的区域都要仔细巡查一遍。”遇到游客在室外搭帐篷的情况,还要上前提醒注意防火安全。一圈走下来,他才会安心回到驻地,认真记录下巡查情况,思考着明天的工作安排。“我们实行日报制度,也要及时将每天的巡查情况上报给天海管理区。”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将自己的脚步踏在了黄山每一条山道上,也将生态资源保护的工作做到了每个细节之处。“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对这份工作负责。”这是一个黄山建设者最质朴的心声。
新闻推荐
□ 记者 王玲琳“都说一些80后的孩子不懂事,自私不会关心人,但是我的儿媳妇很懂事,对我们十分关心。”一提到儿媳妇,时彩霞的婆婆总是一脸知足,忍不住夸起来。1980年出生的时...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