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伟/摄·柏树小学小记者站 许佩天·
4月20日下午,黄山晨刊小记者站组织小记者们“体验黄梅戏,共赏徽文化”。带着满心的好奇和兴奋,我早早来到老街二马路的“德阳楼——黄梅戏会馆”,静静地等候着一场精彩的演出。我边喝着茶水,闻着茶叶淡淡的清香,边看着有关黄梅戏内容的报纸。
不一会儿,中心城区6所小学的小记者代表们都如约而至。终于,在主持人甜美的报幕声中,演出开始了。一首首动听的黄梅戏曲轮番在我耳畔响起,我也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旁边的LED屏上显示的戏词,时不时地对着口型。有《夫妻观灯》、《打猪草》、《谁料皇榜中状元》等等,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段子,演员们逗趣的念白,字正腔圆的演唱,不时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我也被深深吸引了。以前只知道黄山,孰不知它与黄梅戏并称“二黄”,人称“天上黄山,天下黄梅”。
听完演员们精彩的黄梅戏表演,接下来到了让小记者们亲身体会黄梅戏的时候了。瞬间大家都成了黄梅戏小戏迷,竞相登台,一展风采。我也戴上了女驸马的状元帽,来上两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加上老师教的几下身段,感觉自己仿佛真成了专业演员了。练上了就一发不可收拾,接着还学了《打猪草》选段里的念白,更是有趣得很,我学着安庆的口音,说着“着……着……”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我也真正体会到了黄梅戏的唱法、身段,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最后,小记者们进行了20分钟的拍照采访环节。我更是迫不及待冲向一位演员阿姨身边。“请问您当了几年黄梅戏演员?”“学黄梅戏难吗?”“您认为我们少年儿童怎样才能学好黄梅戏?”阿姨也一一回答了我,我们还合影留念,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触到黄梅戏艺术传承的不易,艺术家们奉献的不易。
我开始喜欢上了黄梅戏,我也希望更多的小朋友都能喜欢黄梅戏,在课余时间多多了解它,向身边的同学介绍它。愿更多的人了解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
新闻推荐
黄山市未成年人涉罪犯罪率保持低水平2013年,涉嫌犯罪率4.01%,犯罪率5.45%,均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
□ 记者 汪嫒晨刊讯 4月24日上午,记者从全市未成年人保护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3年,全市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率继续维持较低水平,其中涉嫌犯罪...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