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池小学小记者站 程可欣·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受外婆的影响,从小我就对一些黄梅戏唱段耳熟能详,还能跟着哼上几句。4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屯溪老街德阳楼内,由晨刊小记者站联合老街黄梅戏馆举办的“天上黄山,天下黄梅——唱响黄梅调,深读黄梅韵”黄山晨刊小记者黄梅戏馆采风活动。
下午2:30,活动正式开始,在参观了陈列着大量黄梅戏老照片的公益艺术展厅后,我们小记者在演出大厅欣赏了专业黄梅戏演员的精彩演出。《打猪草》、《夫妻观灯》、《女驸马》……舞台上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和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深深吸引了我。我最喜欢的是《夫妻观灯》,说的是正月十五,王小六夫妻和众邻居上街看花灯,在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的看灯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整出戏欢歌载舞,让人忍俊不禁。“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直到活动结束后,我还时不时不由自主地哼起这段黄梅小调。
演出结束后,我们开始跟着演员们现场学唱黄梅戏。我被老师抽中上台学习《夫妻双双把家还》。原以为这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可是出乎所料,要唱得字正腔圆那叫一个难。看着演员叔叔阿姨们唱得那么好,我想,我这种水平不知道要练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他们那个层次。
通过现场感受和采访,使我们加深了对黄梅戏的了解。我觉得,在流行歌曲大受欢迎的今天,黄梅戏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戏曲艺术,由于种种原因被大家忽视,这是让人担心的。希望黄梅戏能被我们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让更多的人喜欢。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10多次了,来了快件,申通快递黄山公司的业务员都叫他上门去取件。“连个快件都不送货上门。这叫什么快递公司?”4月24日,家住屯溪区兖溪社...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