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姚大盛 李小云
5月29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一结束,同声传译翻译者、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汪正平终于松了一口气。
“同声传译要求翻译者必须‘一心二用\’,尽量原原本本地展现发言者的本意和观点。因此,翻译者的语言基本功不仅要好,还要反应快,更要有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谈及同声传译中的体会时,汪正平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共有8名教师参与此次对话会的翻译工作,其中不少教师是首次参加这样高端的国际会议。为了尽量对发言者的观点和本意做到心中有数,他们每次都要先期和发言代表进行交流,有的交流时间甚至长达两三小时。
汪正平说,此次同声传译的最大难度在于内容新颖而且专业化,“为了做到翻译精确,我们需要查阅相关专业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而且,我们还要即时对发言者的发言进行拆分、判断,寻找逻辑关系。”
“这样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和考验,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期待今后有更多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在黄山举行,这样我们的团队就能在不断实践中得到锻炼。”汪正平说。
新闻推荐
·江南实验小学小记者站 周杰涵·5月28日,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屯溪江南实验小学的2名小记者和低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国家电网公司黄山市分公司,有幸听了E博士讲了一...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