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劼 舒俊 凌良
依旧是一身质朴的穿着,不同的是这次没看到她肩上的扁担和悬挂在两边沉甸甸的货物。那个曾经风里来雨里去在休宁齐云山上攀登的女挑夫汪美红,终于在今年有了属于自己的小茶馆。对她来说,这是人生新的一页。
作为本刊曾报道过的“感动黄山·十大杰出母亲”的回访对象,与2007年见到时相比,如今的汪美红多了一份恬淡,也多了一丝笑容。几年间,她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1994年,她的丈夫因为捕鱼而意外身亡,留下一个身患残疾的长子和一双嗷嗷待哺的双胞胎。想到孩子,她告诉自己必须坚强。于是,齐云山上多了一个女挑夫,从最初的几十斤到一百多斤,不比男挑夫少,一挑就是18年。从山脚到送货的目的地一共5公里山路,旅游旺季时,她一天往返4趟,所得的收入很微薄。无论阴晴雨雪,她始终坚持着,即使生病也不愿休息。为给孩子们多买一个新书包,或是置办一身新衣服,她就得多挑几百斤甚至上千斤货物。
每天在山道上往返,身边的游客很多都对她报以钦佩的目光,而她的事迹经多家媒体报道后也在社会上广为传颂。尽管关注她的人多了,知名度高了,她却始终挑着担,没有停歇,把孩子培养成才是她的目标。2011年,一对双胞胎中,哥哥汪力胜考上安徽理工大学,妹妹汪力利考入安徽医科大学,兄妹二人的学费后来得到好心人的资助,让她稍微减轻了压力。
去年,齐云山盘山公路通车后,她就正式“失业”了,因为货物可直接通过汽车运上山。为帮助她重新找到营生的途径,当地政府部门帮她在山上租房开茶馆。今年4月,在齐云山“一天门”旁,一间小亭子被改成茶馆,汪美红成为这间“挑山女人茶馆”的主人。“营业执照包括桌椅什么的,都是齐云山管委会帮忙办理和搬运的。这间亭子原来闲置很长时间,现在租给我也很优惠。”汪美红介绍,开张至今,她的生意有时好有时不佳,要看游客的人数而定。“五一”小长假期间生意很旺,每天都有几十位游客来喝茶,还有人慕名找她合影。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游客和好心人依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她。在她茶馆开张不久,一位90岁高龄的本地市民为她题写了“肩担齐云山 秀美横江水”的对联并装裱起来,让他的孙子送到汪美红手中。
如今,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的汪力争在上海从事盲人推拿工作,一对双胞胎已读大三了,成绩都很优异,准备考研。又是一年母亲节,汪美红说,她不让孩子们为她花钱,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就足够了,而孩子们也没有忘记母亲的辛劳付出。“往年母亲节都会给我打电话,今年也不例外。”说着,汪美红的脸上绽放出微笑。
新闻推荐
□ 记者 舒俊徐春花,人如其名,就像一朵开在春天里的花,有一种淡雅的味道。今年41岁的她是一名主管护师,现在屯溪区阳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毕业于黄山卫校的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