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备利
晨刊讯 今年来,徽州区人社部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探索特色化的培训模式,实施多元化培训促进就业。截至目前,该区共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234人,占全年任务的123.4%,培训合格率及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发放培训补贴32万元,推动了技能培训与稳定就业双轮驱动。
该区围绕用人单位岗位特点,采取“定单式”、“定向式”和“约定式”培训方式,把培训农民工与职业介绍就业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设课程,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对农民工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资格证。比如,与新华联豪生大酒店、黄山通源服装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合作,采取由企业提出申请,向人社、财政部门备案和审批,企业提供培训场地、负责组织参培学员的形式开展企业员工在岗培训,培训专业以技能提升为主,依据员工现有岗位进行设定,并按程序完成规定课时。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和依托就业训练中心与企业联姻,开展校企联合培训。如根据皖南机床有限公司、徽州汽车修配厂等企业的用工岗位特点,以训练中心举办岗位定向培训方式,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年初“春风行动”及平时求职者登记时约定的时间开展培训,目前,正培训汽车维修工、机床车工等180余人。
该区在培训方式上还突出人性化。针对农民工技能缺乏等特点,定点培训机构采取多种方法开展培训,如举办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聘请老师、专家把培训和教材送到基层,把课堂开到乡镇或村(居)等。在授课地点上,坚持“定点培训机构跟着企业走,教学跟着农民工走”,采取定点教学和流动授课相结合的形式,把课堂搬到操作现场、生产车间、加工班组、农村社区。在时间安排上,充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八小时之外等,只要农民工有需要就开班培训。
该区将岗位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推动了农民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热情和苦练技艺的积极性,既为农民工找到了岗位,又为企业节约了成本,真正实现了双赢。
新闻推荐
□ 胡传稳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一项为广大农户,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户谋福祉的民生工程。7月11日上午,记者从市民生办获悉,目前黄...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