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小云
晨刊讯 打开电视机,突然发现屏幕上显示有升级提示,但自己对着遥控器上的功能键按了好长时间,始终没能升级成功,到对面邻居家去询问,不料邻居也是对着遥控器一阵“瞎按”。当天晚上邻居家的孩子回到了父母家,在年轻人的帮助下,最终才升级成功,所有电视节目顺序也重新进行了排列。7月2日,家住中心城区黄山中路荷花池新村附近、年过六旬的罗阿姨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真的老了,“新科技距离自己这些‘银发族\’越来越远了。”
去银行习惯了到柜台刷卡取钱,一旁的取款机不会用;家里的电脑除了孩子回家偶尔打开来用用外,常年几乎都在“睡大觉”;至今仍然使用的是一款老式的诺基亚手机,仅仅会拨打电话,智能手机更是碰也不敢碰,总是担心按错了键多花费用……罗阿姨告诉记者,尽管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许多科技产品都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面对这些科技产品,自己却显得手足无措。“感觉自己快被社会淘汰了,现在什么产品都主要针对年轻人,似乎和我们这些老年人无关。我们已经被边缘化了。”
7月3日,记者在黄山市中心城区荷花池广场走访后发现,与罗阿姨同样感受的老年人有很多,更有老年人将自身比喻为“科技弱势群体”。“听说现在微信很流行,连我15岁的孙女都会用,但我至今都不知道是个啥东西。”今年62岁的市民方先生告诉记者。
“我们这些人就是‘科技弱势群体\’,面对新科技就是一新型文盲。我记得以前写材料、写文章都是在纸上手写的,但现在用的都是电脑,直接打印,方便得很。你再看看我这手机,还是我女儿淘汰下来的。”掏出自己的一款老式联想手机,市民刘先生说。“女儿也说给我买一款新的智能机,但我不要,要了也没用啊,只要能正常接打电话就够了。”
采访中,也有老年人向记者表示,面对新科技,老年人更应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但由于黄山市现有的一些老年教育更多的是集中在绘画、舞蹈、书法等方面,使得老年人很少有畅通的渠道学习新技术。“我现在会上网,但仅仅是浏览网页看看新闻,再就是登陆QQ上网偷菜。这些还是女儿平日里回家后教我的。不过听女儿说现在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上网偷菜了,我觉得我又落伍了。”市民张阿姨笑着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 记者 程向阳 吴玉莲 方姗姗7月初,本刊“帮帮忙”志愿服务队携手市内三家媒体及市建材商会商家们,共同开展“感动黄山·情系学子——寻找黄山最...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