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程云芬
毫不夸张地说,我不是读完了《狼图腾》,我是啃完了《狼图腾》,是用了一个夏季夜晚空余的时间。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便知道,《狼图腾》不是用来闲来无事翻翻的小说,这是作者姜戎用他11年的草原插队生涯给我们带来的,草原失传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给读者一种对于草原狼,对于神秘的草原一切生灵全新的认知。
在我们有限的知识里,对于狼的印象是痛恨的。所谓,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子野心,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所有这些对于狼的描述,无一不是指狼的凶狠,贪婪,极致的兽性。是因为汉文化对狼存在误解和偏见,也是残留在我们大脑里几千年儒家思想遗留作怪。
草原人生存以游牧为主。草原的生长环境,各种生灵之间的生存是异常艰辛的。为了能在草原上得以生存下去,狼类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而在草原生物链之中,狼是尤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狼具备军事家的战略眼光。不论是狼和草原任何生灵之间,还是和人之间的交战,狼群以独特的智慧占上风。恶劣的草原环境,让狼更懂得利用地形、气象,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是草原狼用一次次的胜利书写了一部草原版的《孙子兵法》。草原人和草原狼同样崇拜腾格里(蒙语:苍天之意)。腾格里在草原人看来,是神圣不可冒犯的,为游牧民族历代所膜拜。草原人和草原狼死后一直用天葬的方式,以灵魂升上腾格里为荣耀。
汉人对于草原的认知,停留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里。只认为草原是一片无边的,安全的,绿色的草地,草原是平和的。殊不知,草原里危机四伏,而狼得以在草原里生存下来,是需要智慧的。这也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概崇拜狼图腾的原因。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仅仅只会射大雕,成吉思汗攻金灭夏,战果累累,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是草原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而他的战略胆识启迪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文化。而这狼图腾精神从广义上说,更是一种顽强的民族精神!
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是龙图腾文化。而狼图腾一直没有被文字确切地记载。直到作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了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狼的战斗力,团结力,不可被人类驯服的野性,才给了作者激发和启迪。草原的狼图腾和汉家的龙图腾却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如作者所疑惑的,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狼和龙都具有不可驯服性,他们的本性不可被人驯化。龙是狼精神的承袭者和强化者。于是作者用他渊博的史学知识,推算中华龙图腾极有可能就是狼图腾演变而来。
历史上无数的狼精神曾经征服了无数个游牧民族,而无数个游牧民族又是那么强烈地崇拜狼图腾。一切概因狼是草原人最好的军事老师!而这些对于农耕民族而言,却是一片空白的精神领域,故而未被占大多数人口的农耕民族所折服和接受。
作者在小说结尾不无伤感地写道,草原游牧的渐渐消失,令人痛心疾首。人类对草原无休止的掠夺,打破了草原的生态平衡。草原被沙化,这是全人类的损失乃至灾难。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从我们的记忆里退化,留给后代的仅仅是一些道德诅咒和刻意谩骂的文字符号。在自然式微,物种迅速减少的今天,人类社会精神和性格日渐颓废。
中华上下五千年至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草原游牧消失了,但是不该丢失的,正是这种令人血液沸腾的战斗精神,乃至民族精神,是需要代代传承下去的。
我想,这也许就是作者姜戎先生写此书最大的心愿。
《狼图腾》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不完也看不透,且待日后有闲暇时光细啃,慢慢参透。
感谢姜戎先生,让我在这个漫长的夏季里,拥有一个个与“狼”共舞,热血沸腾的夜晚;感谢姜戎先生,给我们带来了这本旷世力作,这是一笔永远也无法估算的精神财富!
新闻推荐
耳鼻喉治疗中心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