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谐号”列车风驰电掣般打从徽州大地上穿越的时候,黄山便进入了“高铁时代”。此时此刻,思绪闪回,百感交集,就想起那年在京津城际高铁体验“和谐号”的往事来……
我那天来回乘坐的“和谐号”,分别是C2271次北京南站至天津和C2050次天津至北京南站的城际高铁动车组的二等车厢,票价均为58元。因为听说天津站的回程票很难买,所以是在北京南站预购的。所谓动车组,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带动力、可以两端驾驶、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的、时速超过200公里,因而具有“像风一样快”、“贴地飞行”、“公交化频率”、“航空式服务”等不同以往的全新感觉的旅客列车,被誉作“目前唯一一个运行速度超过300公里还完全不需要系安全带的交通工具”,从北京南站到天津新站,只需要25分20秒。之所以称作“和谐号”,是因了“和谐号”不仅意味着速度,更意味着和谐,它标志着中国铁路对和谐理念的躬身践行。无论是“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的命名,还是“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谐的追求”这一宣言,都彰显和寄托了铁路人对打造和谐之旅、建设和谐铁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不懈努力。
“和谐号”列车全身周遭均为非常和谐、宜人的乳白色,车头与车身上天蓝色的“和谐号”三个隶书大字非常显眼、醒目。全车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有一节一等车厢,一节餐车车厢,其余均为二等车厢。每节车厢定员乘坐68人,全车定员为610人。从外观上看,“和谐号”的最大亮点,就是它的首、尾均有“子弹头”式流线型车头。据说这种设计,既可以使两列动车组方便地连在一起运行,又可以使列车到达终点站后,不用掉头就能从另一头往回开,只需司机跑动一下就行了。
几乎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进入“和谐号”之后,犹如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东看西瞧,处处新鲜。这才发现这车厢里的设施,是既高雅又大气、既豪华又宜人,处处显现出时尚的现代气息与人性化设计:那座椅是沙发式的,非常舒适,既能够调整角度,让乘客按需获得舒服的靠背角度,又能够实现180度旋转,以便乘客对面打牌、聊天,更能够保证无论列车怎么行驶乘客都能正向乘坐;在车厢行李架的上方,设有一排反光玻璃镜,乘客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自己的行李,既安全又方便;每节车厢的门都有自动感应设计,人到跟前自动打开,过去后自动关闭;饮水机、卫生间、垃圾箱等都设计成圆弧形,以扩大旅客的活动空间;车厢内悬挂多媒体影视系统,设置吧台、残疾人卫生间、轮椅存放区、婴儿护理桌;奇数车厢设有开水房,偶数车厢设有卫生间,卫生间冲水是感应式的,坐垫的温度可以自己调整,还有湿纸巾、卫生纸和坐便纸,卫生间旁的多功能洗手池很是方便,不仅有热水供应,还集中了感应式洗手液盒、吹风干手器,甚至于还有专供为婴儿换尿片的台子;良好的密封性能,使旅客在列车高速会车及通过隧道时不会感到胸闷或耳鸣;无碴轨道和先进的动车技术,保证列车运行时不会颠簸振动;由于列车可以把运行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即便是列车有障碍停下,它的备用电能也可以保证半小时内的通风等用电,乘客也无需担心电网停电时受冻或闷热。
我乘坐的“和谐号”二等车厢里的座椅,是3+2的形式(一等车厢则是2+2配置),沙发式座椅很宽敞,从前椅背处可以很方便地拉下活动茶几以放置茶杯、书报等物。随车赠阅的刊物,有《旅伴》、《旅客报》、《报林》等杂志。非常漂亮的女乘务员,挨次给每位乘客送上一瓶矿泉水,一看,竟然是专供“和谐号”乘客的特制“西藏冰川矿泉水”,因此好多人都不舍得开瓶饮用,而要带回去留作“和谐号”的纪念。
我今天的运气真是不错,来、去居然都能乘坐到“和谐号”的第一节车厢。这就使得我不但能够透过那扇磨砂玻璃门隐约看到驾驶室里的妙境,而且更鬼使神差地获得了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趁着那扇非常神秘的列车驾驶室的磨砂玻璃门偶尔打开的刹那之间隙,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箭步便提着相机闯入这块闲人莫入之重地,不但拍到了珍贵的“和谐号”驾驶室的工作实景,极大地满足了好奇心;而且还在我女儿的帮助下,奇迹般地获得了我在“和谐号”驾驶室里的“到此一游”式的留此存照,真是千载难遇啊。虽然都是火车,然而“和谐号”的驾驶室却与一般的火车驾驶室完全两样:没有煤灰,没有油污,没有轰鸣声,没有脖系灰黑毛巾的司机;代之而见的,是荧屏,是按钮,是安宁、亮堂与和谐,是工装笔挺、干净干练的司机。
车厢正前方的荧屏上,不断更新着”车次”、”时间”、“车外温度”、“列车速度”等即时信息,我发现车速很快就超过每小时239公里了,可那数字每一秒都还在不断变幻、拉升。记得资料上说过:当列车的时速达到每小时180公里时,每秒行进约50米,这样的速度超过12级飓风风速,已经达到“海浪滔天,陆上少见”的境地。那么,这239公里时外面的世界已经是个什么状况,就可想而知了。有个问题涌上心头:“和谐号”列车如此风驰电掣地“飞行”,而我们却并不感觉到特别快,甚至不会感到眩晕或耳鸣,耳边也没有听到“咣当”、“咣当”的震动声,到底是何原因?乘务员告诉我:奥秘全在那车窗上的玻璃里边,原来是为了营造全封闭空间、防止旅客晕车不适,“和谐号”列车特地研制、使用了一种密封、隔音及防晕性能均极好的特种高科技玻璃——“减速玻璃”。
返回北京之后,我就“和谐号”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业内人士,他们一致肯定:京津城际铁路,不仅使北京和天津这两个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间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实现了“同城化”,还使中国铁路大步迈进了“高速时代”。他们高度评价:“和谐号”的成功运营,标志着京津城际铁路的线桥质量、动车组性能、各系统间的配合,都已达到“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标准。他们还告诉我:曾经参与过“和谐号”测试的德国西门子公司交通技术集团列车部的副总裁、高速城际中国项目总经理罗肃先生对“和谐号”赞不绝口:“中国伙伴真的很了不起,京津城际整体设计与运行效果,超过了德国的任何一条线路,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技术的集成,世界上最好的轨道、牵引技术、列车都在这里了。”于是,我悄悄地把那两张“和谐号”的车票、那瓶“和谐号”专用矿泉水甚至是那只“和谐号”专用清洁袋一块收藏起来,连同那些纪实照片一起,成为我体验“和谐号”的见证物与纪念品,与时俱进,不时地美丽着我的回忆……
新闻推荐
□ 记 者 姚大盛晨刊讯 山东来黄山旅游的郭女士不慎将钱包遗失在潜口景区,5000多元现金、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一并在内。最终,在屯溪老街派出所和徽州区潜口派...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