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樊成柱
在享受高铁“红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铁与其它交通方式尚未完全实现无缝对接,针对高铁旅游的综合服务体系缺失,高铁旅游拉动消费的作用难以彰显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阻滞了高铁旅游的发展。
“快旅慢游”成为高铁旅游的最大特色和竞争力,也由此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出考验,如何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品质,推出与高铁旅游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旅游行业和铁路部门如何深度合作,共拓高铁旅游市场等皆是亟待破解的课题。
完善以高铁为引领的综合交通体系,需实现高铁与其它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无缝转乘。高铁开启“快旅慢游”时代,然而游客一落地,最先面临的就是换乘交通。目前,有些地区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高铁车站与当地航空、公交等其它交通的“零换乘”服务还需进一步配套到位;通往各景区的换乘交通还主要依赖出租车、公交车和班线车,总体运力小、班次少,难以实现高铁站点与景区的无缝对接;对众多习惯自驾的外地游客来说,当地的汽车租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布点不多,车辆又少,难以满足这部分游客需求。
打造快捷高效的高铁旅游圈,还需优化资源整合,丰富高铁旅游产品,组建省际高铁旅游销售联盟。高铁开通,“同城化”愈发明显,会催生新的工作圈、交际圈、旅游圈和生意圈。以黄山为例,黄山市山水兼备、人文璀璨,旅游业态多、品位高,可充分利用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如采摘、摄影、赏花、民宿、研学、写生、晒秋、婚庆、户外等专项旅游产品,编排红色文化游、山水风光游、生态休闲游、亲子体验游、银发养生游、婚庆蜜月游、古道徒步游、美食探寻游等特色精品线路,实行分众化精准营销,使黄山早日步入大旅游时代。
新闻推荐
随着合福高铁的开通,经往黄山市皖赣线的列车较以前有所减少,黄山市境内的一些五等小站成了会让的车站,已经停止了上下客服务,同时也取消了售票服务。但经行黄山市的列车仍从这些小站通过,站内的...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