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潘钰莹 记者 方 伟
初见陈霞,就觉得这个年轻女孩身上藏着一股子韧劲儿。“父母认为导游这个行业并不稳定,不适合女孩子,一直不同意我做导游,让我毕业后去上海工作。去年,我借着回家考驾照的名义坚决辞职回到黄山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大城市不待回到大山里。我说因为我生长在黄山,我在这里长大,我喜欢这里的一山一水,我想要更多的人喜欢上这里。”当问及选择导游这份职业的原因时,这个年仅22岁的太平女孩如是说道。
万事皆是开头难,这对陈霞也不例外。陈霞记得,她接待的第一个团队是南京过来的,从屯溪到宏村,第二天黄山一日游。陈霞说,自己是个方向感极差的人,也就是别人常说的“路痴”。尽管事前做足了功课,她依然“不负所望”,成功带错了路,旅游车开到了祁门。那时陈霞慌得手足无措,只得硬着头皮,用幽默的方式问游客们:“黄山是一个慢生活的城市,你们平时在城市里工作忙碌,像这样在乡间小路上开着车吹吹风,不着急、不追赶的机会多吗?”游客回答说,他们平时的生活就是单位——家两点一线,除了上班就是回家睡觉,枯燥无味压抑的节奏让人无法呼吸,各种束缚无处不在,总是生活在竞争和拥堵之中,一不小心就被后面的人赶超落下……于是,陈霞趁机解释:“那我们现在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慢下来,导游小陈免费赠送大家一个景点——祁门乡间小路。”游客一听,哈哈大笑,知道导游带错了路。好在游客们都很大度,一路上大家尽情地欣赏沿途的风景,心情也很愉悦,最后是游客开着导航找到了目的地。然而行程结束,游客却给她发了条信息表示感谢,说这次“走弯路”的经历让他们体验并喜欢上黄山的生活节奏,很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有机会他要带着家人再过来。
陈霞是在2011年考取的导游证,但从事导游的时间还不足一年,因此在为人处世上相比起同行略显稚嫩,然而这正能体现她淳朴的性格和真诚的秉性。尤记得7月5号那日,她带一个散客拼团去漂流,在车上的时候反复提醒游客,所有的贵重物品、电子产品及换洗衣物统统不要带在身上,建议大家都放在车上或寄存,但漂流结束后还是遭到了游客的指责。原来在漂流的途中,一个家庭的三个手机都进了水。当时陈霞觉得气愤难当,便抛下一句“那你去投诉好了”,转念一想,如果是自己出去玩遇到这种情况难免也会着急,“出口伤人”也是常理,随即又去向游客道歉,安抚情绪,并指导他们如何处理手机进水的问题,到了酒店安排好入住后,又带着他们去找手机维修店,庆幸的是手机最后修好了,数据也没有丢失。后来陈霞了解到,他们曾经有过漂流的经验,可是水流却没有这次漂流河段这么急,而且他们也用塑料袋装着手机以为会没事。加上游客中有人是英语培训老师,培训资料都在手机里,怕手机进水资料丢失,所以才会着急地“出口伤人”。最后双方冰释前嫌,这个家庭也在意见单上给予了陈霞好评:感谢导游一路的照料和包容,让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给一个大大的赞!寥寥数语,却让她信心倍增。
采访的最后,陈霞表示:真心是可以被感受到的,她相信自己的热情一定会为这个城市添一抹亮色。
照片由陈霞提供。
新闻推荐
□ 记者 王玲琳晨刊讯 8月11日,记者从黄山市相关部门获悉,为了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黄山市部分工业企业纷纷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培育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抢占市场份额。当...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