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文孙 记者 汪嫒
晨刊讯 作为全市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近年来不断拓展展示展览、教育科研内容,为孩子打造生动的“第二课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馆先后被评为“黄山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
利用文博资源,发挥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滚动播出的标语,琳琅满目的展品,常见常新的陈列,走进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浓郁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来客。馆内文博资源丰富,通过通俗易懂的解说、寓教于乐的宣传,积极发挥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该馆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多措并举加强资源统筹和利用,实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2014年,该馆接待观众游客51.25万人次以上,其中未成年人近10万人次。不仅充分发挥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作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省市两级“青少年维权岗”、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黄山市首批少先队校外活动基地的作用,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
举办展览、馆校合作,传送对青少年的文化熏陶
作为黄山市重要的校外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人文社科知识普及教育,也是博物馆一项重要工作。为此,该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结合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或儿童节、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庆契机,通过基地共建、主题联谊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走进博物馆 感受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我们的节日”等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馆在办好基本陈列《徽州人与徽州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举办有特色、有个性、有品位和有影响的临时展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送展览进社区”“送展览进校园”“送展览进乡镇”服务。向更多的未成年人普及历史和科学知识,延伸博物馆教育功能。
开展志愿服务,传播网络文明
今年5—6月,博物馆选派“小小讲解员”优秀讲解员汪文优竞聘中国文明网、中国未成年人网共同开展的,2015我是中华小导游“看大好河山 讲中国故事”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特邀评委,成为第三届中华小导游特邀评委之一。该活动旨在发挥网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未成年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良好情感。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该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博物馆对外宣传和教育的重要窗口。该馆工作人员及时将丰富多彩的活动信息以及文博资源在官网和微信平台发布,使未成年人足不出户也能参与到博物馆的活动中。此外,计划吸收外地经验,结合“文博之友”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推出“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到市区各中小学校招收一批学生在节假日来馆当义务讲解员从而寓学于教。以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新闻推荐
我最爱听《海角七号》这首歌,脑海中就刻有“海角”字样石头,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曾经无数次,憧憬能和爸妈一起看海的蔚蓝,向往着能够卷起裤管,陪着爸妈在细细的沙滩上漫步,踩出一行浅浅的脚印...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