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 劼
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日,当天上午,记者在中心城区探访无障碍设施,发现盲人出行很多地方都存在不便。
行路不畅,盲道变身停车场
上午10点,在中心城区新安北路的人行道上,多处盲道都被电瓶车和自行车占用。而在黄山东路,有的盲道还被机动车占用。如果沿着盲道行走,不用几步,就无法继续行走了。
记者体验发现,中心城区的部分盲道上停有各种车辆,即使没有车辆占用,在各出入口,盲道都会断开,没有明确的指示信号帮助盲人。经常出行的盲人市民章小九告诉记者,他出门一般会选择拿着盲杖敲击路牙,因为这相对于盲道而言,还要好走一些。
乘车难辨,公交缺乏语音提示
记者乘公交车时发现,尽管公交车到站都有语音提示,可以提醒乘客下一站提前做好下车准备。然而,在公交站点等车的时候,盲人由于看不到公交标识,不知道进站的是哪路公交车,因此还存在很多不便。
记者了解到,目前只有少数公交车是放置内外喇叭的,车内车外都能听到语音提示。但多数时候,盲人乘坐公交等车,还是只能依靠询问司机,才能确定是否上错了车。
马路难过,行人乱闯留有隐患
对于需要出行的盲人来说,过红绿灯路口,也是必然遇到的。记者在黄山市多个红绿灯路口过马路时体验到,由于中心城区重要路段都安装了盲人过街提示器,盲人可以通过提示器的快慢节奏来辨别是否能过马路。但过马路时乱冲乱闯的市民却不在少数,这对于盲人而言,避让就成了一件难事。
如厕不便,部分未设“无障碍”
记者体验中还发现,黄山市部分公厕没有设置无障碍卫生间,盲人如厕,只能依靠旁人的提醒或是公厕管理员的帮助,才能辨别位置和方向。为此,有的盲人外出时,如果没有人陪伴,常常会选择不如厕,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记者手记:盲人在黑暗中摸索和生活,他们需要得到来自社会的更多关爱。许多市民认为,应为盲人等残疾人士提供更多人性化设施,让他们的出行可以更加便捷,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无障碍”。
新闻推荐
□ 记者 王玲琳晨刊讯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当日,记者在黄山区乌石镇夏村了解到,经过黄山市各级政府的帮扶和资金项目支持,这个偏远落后的...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