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小云
随着“双11”临近,这一全民网购狂欢节早已让不少电商开始了“暗战”。打开网络,天猫、京东、聚划算、苏宁易购等网站推出的各种优惠广告让人目不暇接,送红包、送现金抵用券、送抵用金币等促销手段让不少网购族头脑开始发热。不过,11月4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狂热的网购让不少消费者花费冤枉钱,而网购引发的消费投诉也时有发生,对此,市消协提醒,面对这一“网购狂欢节”,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很重要。
盲目购买得不偿失
去年“双11”期间,市民胡小姐通过注册一些网店加入会员后,得到了近1000元的各种红包、现金抵用券奖励,为了将这些奖励花出去,她累计花费4000多元,网购了一大堆各种面膜。“有美白的、保湿的,还有去痘的,品种很多,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想买。”
然而,让胡小姐没想到的是,由于自己盲目狂购,忽略了对面膜保质期的查看和检验,导致购回来的面膜保质期有长有短。“短的一年,长的三年,当时买回来时确实都在保质期内,但一年以来,由于时用时不用,到今年9月,一些面膜就过了保质期。”胡小姐说,过了保质期的面膜自己也不敢再敷脸了,扔了又觉得可惜,没办法,只好平时用来擦擦手。“就当润肤露用,但现在想想,上百元的面膜当做润肤露,怎么算都不划算。”
疯狂网购投诉不少
11月4日,记者到黄山市12315消费者申诉和举报中心了解到,去年“双11”期间,因网购引发的后续投诉也有不少。
去年“双11”期间,市民叶女士通过某网店网购了一套沙发,沙发到家后,她发现有明显的瑕疵,于是便想退货。在与网络客服联系后,客服告知她要找该品牌沙发的售后服务,同时要由售后出具相应证明。然而,当叶女士联系上售后人员,希望能出具相应证明时,却遭到了拒绝。无奈之下,叶女士只好向工商部门投诉。
去年“双11”期间,市民吴先生看到某网店搞促销,称前200名顾客可以“免单”,于是,匆匆通过网购买了产品。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免费”拿到产品,不料最终却被店家告知,他的订单不在“200名之内”。“在不在200名之内,全由商家说了算,谁也无法证实,‘免单\’只是促销噱头而已。”吴先生表示。
面对诱惑保持理性
对此,市消协提醒,近些年随着“双11”、“双12”等一大批网络狂购节的出现,消费者购物时极易出现一些不理性行为,最终不仅花了冤枉钱,甚至还会因为疯狂购物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消费纠纷。“尽管这些节日期间网购可以得到一些实惠,但消费者一定要清楚哪些东西自己需要买,哪些东西不需要买,否则,盲目地加入到网购大军中去,最终会得不偿失。”市消协一兰姓负责人说。
此外,该负责人提醒说,对于网购,尽管近些年我国从立法、消费者权益保障等多方面强化了管理,但对于网购中的一些消费陷阱,消费者还需明目辨别。对于网购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可以及时与相应的购物平台客服联系,还可以借助网店所在的当地工商及消协部门解决。同时一定要注意索证索票,以便维权时有据可依。
新闻推荐
记者 程向阳/摄 记者 钟伟/摄核心提示:11月6日,为迎接第16个记者节,本报联合屯溪区环卫处共同开展“创城,我们共同努力——记者当一次环卫工”活动。当天,本报记者兵分五路,赴中心城区新园东路、...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