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吕平
俞塘丰是黄山区司法局乌石司法所所长,也是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2014年,他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80件,调处成功278起。从事这项工作9年来,由他主持、参与和指导调处、化解的矛盾纠纷多达8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成功避免群体性械斗事件50余起,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30余起。近年来,他先后获“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人民调解百日会战活动先进个人”、“市综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0年还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在长期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俞塘丰摸索出矛盾纠纷调处的“早、快、准、韧、借”五字法宝。
“早”,即见事早预案实。他深深知道,农村纠纷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和一定的时节规律性,春耕和采茶农忙时节,生产和经营性矛盾纠纷易发。秋天因建房和林木砍伐,宅基地使用和山林纠纷多发。每年端午、中秋和春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欠款引发的纠纷集中高发。一旦遇到干旱,村民间为灌溉又易引发用水纠纷。为此,他早思考、早安排。今年7月,舒溪村两户群众因田间道路通行引发纠纷。他立即连续四次组织双方调解,用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双方终于各自让步。
“快”,就是对发生的纠纷闻风而动,尽快平息纠纷。今年5月26日,乌石镇张某驾驶摩托车由太平城区驶往太平湖镇方向时,与相向行驶的耿城镇汪某驾驶的工程车相撞,张某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对死者家属进行安抚,一边组织双方就事故赔偿进行调解,终于促成双方于31日晚达成赔偿协议。
“准”,就是找准发生纠纷的症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找准“解铃人”。前不久,他遇到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因未保险等原因导致赔偿难兑现,他邀请有着丰富调解经验又在该辖区担任过7年派出所长的区交警大队民警共同调解。经过耐心劝解,一起长达5个月的纠纷圆满化解。二是找准解铃的“扣子”。年近八旬的李某某因赡养问题长期生活在子女争吵的漩涡中,至今已20余年。为确保调解成功,他设法请来李某某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舅舅帮忙,并重点围绕老人的去向问题,不厌其烦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扣子”解开了。
“韧”,就是调解有耐心、恒心和韧性。近年来,乌石镇涉及工伤、工亡、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的纠纷日益增加,而涉及外地的往往调处耗时长、索赔难度大,没有韧劲难以成功。2013年,他主持调处一起在外务工死者赔偿问题。经争取,事发地法院同意1.5万元诉讼费缓交,最终就该纠纷达成赔偿44万元的协议。这次调解长达1年3个月,他先后五次赴事发地浙江龙游县,终于为行动蹒跚的田某和年近八十的杨某拿到赔偿款。
“借”,善于借力调解。他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并千方百计引导群众参与。例如,他在较偏远的茶儿垄村试点建立集防火、防虫、防盗、防骗、防矛盾激化等为一体的“村民群防协会”,完善农村技防和治安视频监控等网络系统;建立“夕阳红调解室”、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等,增强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力量。
新闻推荐
□ 高建飞晨刊讯 为确保五保老人安全温暖过冬,日前,黄山区耿城镇对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详细检查了敬老院的厨房、库房、餐厅、活动室及院民宿舍,了解...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