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劼
核心提示:入冬之后,随着气温的走低,一些原本喜欢在户外健身的市民转而走向室内锻炼;也有一些市民不畏惧寒冷,依旧在户外坚持锻炼。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市民的冬季健身方式。
户外锻炼时间缩短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广场锻炼队伍中,黄山市经过培训的一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承担起了推广责任,他们会分布在各个晨晚练点,为一些希望学习广场舞、健身气功、健身秧歌、太极、柔力球等健身项目的市民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世纪广场,黄山市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庄小丽指导的太极拳队伍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人。“冬天室外气温比较低,所以晚上的锻炼时间会相应缩短,夏天基本上在1个半小时,冬天就缩短到1个小时以内。实在太冷的话,就改在周末白天天晴的时候,重要的是自己要坚持,其实掌握了方法,在家里锻炼也是一样的。”和庄小丽一样,一直坚持在新安桥下锻炼的黄山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黄丽华介绍说,她所在的健身队伍也会因季节的变化而调整时间,夏天清晨5点多大家就聚在一起打,冬天会晚1个小时,时间也会缩短,“如果遇到特别冷的日子,就改时间换场地,不能为了锻炼而冻坏了,反而得不偿失。”
室内健身相对升温
与户外锻炼不同,室内健身在冬季就显得比较舒适了。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大部分的健身房、瑜伽会所等都有空调供暖,尤其是晚上,冬季的健身人数要多过其它季节。
在屯溪仙人洞路一家大型健身房里,记者发现,到了晚上7时之后,来此健身的市民很多,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一位“60后”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冬季室外温度低,从保暖的角度来说,选择在健身房要温暖得多,所以她办了一张年卡,从11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都可以在室内锻炼,健身操、瑜伽、器械等不同的项目都可以体验,也有专人指导。该健身房负责人介绍,尽管健身房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办了卡却不来锻炼的不在少数,也就是俗称的“睡眠卡”,特别是上班族,“冬季晚上来健身的相对较多,与户外相比,有供暖设施是主要原因。”
方式适宜持之以恒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黄山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建成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到了35%,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但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方式锻炼为好,持之以恒很重要,切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黄山市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黄山学院体育系教师邢娜建议,最简单的锻炼就是散步、慢跑,但应避开阴雨天气。另外,如室内的运动,一定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为盲目练习拉伤韧带等情况出现,“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但一切都需要科学操作。”
新闻推荐
□ 唐德有晨刊讯 近2日,黄山区工商联邀请黄山区检察院预防科负责人为该区30多名“大老板”上了一堂生动的职务犯罪预防法制课。法制课以“远离职务犯罪,共同守望幸福”为题...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