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社区“托老所”缘何叫好不叫座?

来源:黄山晨刊 2015-12-14 18:43   https://www.yybnet.net/

徽山路社区老年人在养老食堂就餐□ 记者 舒俊 文/摄

2013年起,黄山市社区陆续建起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没有儿女陪伴的老人提供交流散心的场所。然而日前记者探访屯溪部分社区发现,这些“托老所”少有需要照顾的老人问津,在叫好不叫座的背后牵涉到哪些问题?

探访:社区试点,门庭冷落

地点:珠塘社区

现状:食堂开了又关,靠棋牌室收取低偿服务费

去年4月,黄山市首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屯溪区老街街道珠塘社区正式启动。新改建的三层小楼干净整洁,里面建有食堂、棋牌室、书画室、戏曲室、保健室等设施。12月8日10点左右,记者没看到一位老人前来,除办公室几名工作人员外,整个中心空空荡荡。

社区党委书记周志忠介绍,该中心由政府提供场所,由老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签约,对社区老年人无偿或低偿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让老人们“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是中心设立的初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心没有很好运转起来。

“一般这里上午没什么人,下午会有些老人来打牌;周四、周日下午来唱戏;周五全天有书画活动。中心运营一年多来,我们开展了医疗保健、书画、戏曲等无偿活动,为1502名老年人体检免费供应早餐。为尝试日间照料中心床位的使用,去年8月9-11日免费让57位社区老年人、空巢老人体验日间照料服务。可能还是意识问题,叫老人来玩可以,吃饭、休息就不愿意了。刚开始食堂开业,2素1荤1汤才6元钱,有十几个人吃,断断续续开了一年多,当初还请人烧,后来吃的人太少,开不下地。”该中心负责人殷玉婷说,“中心虽然面积有300平方米,但房间小,连开个健康讲座的场所都不够。有的人嫌马路边声音嘈杂,有的还要赶回家烧饭、接孩子,能活动的人来这儿玩玩就回家吃饭休息了。老虎山、华山岭这一片没有无障碍设施,中心的活动室、休息室也都在楼上,都没有无障碍设施,真正的失能老人想来也不方便。现在仅一楼棋牌室每桌收取20元低偿服务费,用于水电支出。”

地点:徽山路社区

现状:日托老人减少,食堂养老餐为辅

2013年9月,徽山路社区新办公大楼建成后,社区即着手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布局装修,分文体娱乐区、就餐养生区和日托服务中心,设有情感交流室、图书室、棋牌室、舞蹈健身室等,配备12张床位,供老年人午间休息。但由于日常工作多、工作人员偏少、资金不足,去年8月,社区整合社会资源,与社会专业服务团队(睿馨家政公司)合作,兴办居家养老食堂和老年人日托中心。

“日托老人原有七八个,休息室在三楼,老人不愿上去,就在一楼办公室里坐坐聊聊,到二楼活动室听歌听戏。今年人减少了,为降低人员成本,都改成上门服务。日托一个人一天收20元,早上一家家上门接,晚上送回去,帮其洗漱好才离开。去年10月养老食堂开业,每天有50多人就餐,中餐6元起步,70岁以上老人用餐还可以打9折,但一年下来亏损太大,护理员、厨房后勤、办公室人员的工资还得发。没办法,现在中餐标准提高到10元,老人固定用餐的少了,只能是养老餐为辅,社会餐为主。”12月8日中午,养老食堂负责人吴丽芳边忙着给单位配餐边说。一位七旬大娘正在食堂用中餐,早餐1.5元,中餐炒萝卜丁、茭白肉丝、黄牙鱼,三菜一汤10元,吃不掉的菜还留到晚上。“我退休了,一个人住,到这里吃饭方便得很,也不贵。”她觉得自己身体还行,没必要到日间照料中心,玩玩还行,要休息还是回家自在。

社区党委书记余春雷认为,精神养老也是日间照料的一部分,社区成立有老年协会和社会组织联合会,下设9支文体队伍,每周有300多人次来参加各类老年人文娱活动。但日托老人存在一定风险,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毕竟还要盈利,而政府又没有太多实质性补助,加之人的观念、家庭条件等因素,运营上还需要摸索、完善。

地点:上新社区

现状:1000多位老人日托的只有四五个

12月9日上午,位于上新社区二楼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休息室的门关着。社区党委书记姬臣打开房门,记者看到,里面摆放着8张床,每张床上都铺着粉红色的被子,中间还放着5把躺椅,房间宽敞明亮,电视、空调、电话、杂志、卫生间一应俱全。

“每天来社区活动的老人很多,都是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活动室从周一到周日都排得满满的。”姬臣介绍,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000多人,但来中心休息的老人只有四五个,都是空巢老人,行动不太方便,但基本能自理,来这里聊天、休息。说到一楼闲置的厨房,姬臣显得无可奈何。“在这里烧还要请人,又没人吃。之前也找了7家周边的快餐店配餐送餐,老人吃了一阶段又不吃了,情愿自己在家烧,众口难调。”姬臣分析,“我们也摸过底,有这种需求的老人大概有二三十人,但这里还是条件不具备,设施不配套,管理跟不上。老人基本都有慢性病,除了娱乐活动,医疗和生活服务都得跟上,包括吃饭、洗澡、护理、医疗。所以我觉得政府还要在这些方面增加专项资金,并建立逐年递增机制,制定服务标准,使中心更规范化。”

问题:多种因素造成困扰

据了解,2013年起黄山市就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纳入社会养老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建立养老机构,结合全市40个精品社区建设运营起来。去年,黄山市在三区四县选择9个社区(屯溪区为珠塘社区、徽山路社区、上新社区,其它每个区县1个社区)开展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试点,开展以白天看护、照料为主的短期托管服务。

根据《黄山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试点方案》(试行),日间照料中心为独立结构,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300㎡;与精品社区服务中心和其它设施共用场所的,日间照料中心使用面积不得低于150㎡;日间照料中心内设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保健康复室和就餐室等各功能用房,日间休息室床位达到20张左右,服务对象为居住在本社区需要一定照料的老年人。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提供生活照料、保健护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法律维权、精神慰藉等,按有偿、低偿、无偿三种形式提供。

在实际运营中,本应颇受欢迎的“托老所”为何叫好不叫座?“目前屯溪区总共有10个社区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但大部分都是和社区办公场所并在一起,虽然试点过程中会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但效果不是很好。”屯溪区民政局副局长甄兵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观念落后。有的老年人或子女不愿接受这种“幼儿园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在大城市一床难求,在黄山市却是有限的床位仍然空置;中心虽然满足了基本需要,但与就餐、医疗、保健等没有完全结合起来,致使不少处于半运营状态;人员不专业,设施不配套,不太适应中心发展;志愿者队伍虽多,但对养老有经验的志愿者还是少;社会资本参与不是很多,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发展空间。

市民政局副局长汪小宁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入口关很难把握。条件高了,老人有抵触心理,没人愿意来;条件低了,来的人太多,没有资金支持,很多服务难以保障。谁来管理也是个问题,虽然给老人买了意外保险,但若发生意外,谁来承担风险责任?还有怎样维持日常运转?中心建好了,后期水电费、人员工资等开支还是缺少稳定的经费投入。今年,他到马鞍山、芜湖调研,当地日照中心多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运转,而黄山市的社区日照中心还基本停留在活动场所,这在全省仍是一个普遍现象。

建议:共促养老事业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黄山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6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4%,比全国14.9%高出2.5个百分点,比全省16.3%高出1.1个百分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老龄事业稳步发展。在全市进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试点,目的就是走出一条符合黄山市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

采访中,谈及对日照中心运营的建议,殷玉婷表示,目前该中心不适合老年项目的运作,没有活动空间,没有健康教育室,没有无障碍设施,整体面积小,服务功能难以实现。“养老作为公益事业收费低,服务质量好,投入大,如果没有后续资金跟上难以维持。本中心虽然入不敷出,还有承担本项目的老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作后盾,但微薄之力难以满足各种层次需求,项目也难以提升和发展。政府既然鼓励民营资金投入老龄事业,就要为这些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她建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养医结合是基本,养生养老结合是核心,要建设一个集住宿、医疗、保健、康复、学习、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

余春雷介绍,明年打算将毗邻社区一个小区的两个一楼租下来,“这两个一楼分别住着一个70多岁和一个90多岁的老人,我们准备租下来,找一家有实力的企业运营,办社区托老所,面向有一定经济条件、需要人照顾的老人。我们到合肥、上海、杭州等地参观,都是政府花钱请老人到日间照料中心来,把老龄补助金用服务券形式发放,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凭服务券到中心吃住医玩,享受一条龙服务。”他建议,政府可合理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渠道加大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如减免税收、用工享受公益性补助等;鼓励民营机构参与这项公益事业。

甄兵建言:“养老不是民政一个部门的事,应整合文化、体育、卫技等职能部门力量,街道社区齐参与;加强宣传,注重引导,让老人及其子女逐渐转变养老观念;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低偿服务、借助志愿者活动无偿服务和对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化护理服务水平。”

新闻推荐

黄山旅游集团跻身中国20强连续7年登榜

□ 记者 方 伟晨刊讯 日前,由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2015中国旅游发展论坛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发布2015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榜单,黄山旅游集团列18位...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社区“托老所”缘何叫好不叫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