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晟
晨刊讯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大幅下降,黄山市再次出现临床供血季节性吃紧。适逢中心城区昱中花园地段封闭施工火热朝天时,又值全市上下全力争创国家文明城市,搁浅多年的昱中花园街头固定献血屋建设方案再被谈起。
几天前,省卫计委发布10月份各市无偿献血情况,全省采集血液总量比去年同期略增,但黄山等8市血液采集量同比下降。“天气冷了,献血的人少了,我们的血液采集量有所下降,但临床供应平稳。”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说,根据历年采供血规律,冬季的择期手术增加,临床用血需求增大,尽管血站几乎每天都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各区县外采,但供血压力不减。此外,11月初启动的中心城区黄山中路新安北路口至跃进路口路段全封闭施工,也影响血站近期采供血。该血站工作人员说:“我们有1辆采血车常年停在昱中花园路边,现在那里在施工,采血车没地方停,那个采血点就暂时撤掉了。”“最近外调好几次了。”前述负责人说,近年,黄山市临床用血需求不断上升,尤其是单采血小板,年均增幅保持在20-30%。但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要求较高,导致供应难度加大。今年1至10月,全市临床用血量自给率未达100%。
记者了解到,据初步拟定的临床用血计划和献血人数安排,2016年黄山市全年临床用血总量为21015U,献血人数为15800人。但从12月1日起,安徽省要求所有血液均要进行核酸检测,此项强制性要求或拉低血液检测合格率,加剧临床供血紧张。
“昱中花园那个采血点最高峰的时候每天能采五六十人。”该工作人员说,现在平均每天也就10人左右。大学生街头献血大幅萎缩,大客车改造而成的采血车采血环境欠佳,是导致该采血点采血量下降的原因之一。2011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程小华提出,可考虑先在昱中花园等地段设立街头固定献血屋。2012年上半年,昱中花园被纳入中心城区“六大广场”改造工程之一,设立街头固定献血屋一事再被提出,依旧无果。昱中花园是中心城区的一个地标,人流量大。“我们还是想在昱中花园有个采血点,最好建个街头固定献血屋,不仅能作为城市街头景观,更能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该负责人说,“退而求其次,如果固定献血屋不行,那也要保留现在的采血车位。”
新闻推荐
□ 记者 吴玉莲晨刊讯 日前,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合肥举办海绵城市建设论坛及培训会议。从理论和技术层面阐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而黄山市作为全省海绵城市试点城...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