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 晟
晨刊讯 近日,省财政厅提出2016年民生工程备选项目,面向市、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其中,今年继续实施的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将退出2016年省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此事牵动不少重大传染病患者的心,也备受相关民生工程项目牵头单位关注。
在省政府层面,民生工程普惠重大传染病患者始于2007年。当年,省政府实施12项民生工程,“逐步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列在其中。项目要求,逐步加大对艾滋病病人的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力度;对结核病人、血吸虫病人及确诊为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病人,继续提供医疗救治费用。次年,此项工程更名为“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并明确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标准。
今年,黄山市继续大力实施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民生工程。来自市卫计委的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市完成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685人。其中,救治艾滋病48人,完成救治任务数184.62%,投入经费12.45万元;救治结核病333人,完成救治任务数104.06%,投入经费29.55万元;救治血吸虫病304人,完成救治任务数110.93%,投入经费145.52万元。目前,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在黄山市已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列入民生工程,工作是这么做;没有列入民生工程,工作还是这么做。”相关工作人员说,“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退出民生工程,或许没有民生工程资金支持,但国家很有可能会从公共卫生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在民生工程项目实施中,一些地方盲目追求“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片面要求“时间尽量往前赶,任务尽量往前排”,不同程度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现象。没有民生工程考核“一票否决”的压力,工作“重进度、轻质量”的现象或能扭转,在资金使用、进度安排、救助对象选取等方面将更加务实、更重实效。
新闻推荐
增强“地标”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中欧“地标”保护研讨会屯溪举行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12月9日至10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和欧盟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主办,省质监局、市政府承办的2015年中欧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在屯溪召开,会议围绕地理标...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