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福利院的孩子,你们好吗?

来源:黄山晨刊 2015-12-03 15:07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舒俊

他们是一群不幸的孩子,或因家庭重大变故失去了父母,或刚刚降临这个世界就因先天残疾遭到父母遗弃。他们又是一群幸运的孩子,虽然没有了各自的小家,却又有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福利院。12月3日是世纪残疾人日,这些孤残孩子的生活现状怎样?日前,记者走进屯溪区社会福利院(儿童院),近距离感受他们的生活。

特殊家庭的亲密“父女”

11月26日,正好是感恩节,也是一个雨后难得的晴天。福利院大门口的台阶上,宣立军牵着小女孩可可(化名)的手站在那儿晒太阳。可可今年8岁,一头短发,看上去像个假小子。宣立军是福利院的负责人,记者在办公室和他交谈时,可可依偎在他身旁,一口一个“爸爸”叫的甜甜的,一会儿去书架上拿书叫“爸爸”教她认字,一会儿转过身捏捏“爸爸”的脸。“她就喜欢粘着我,你看她到我办公室玩自由的很,要是哪个欺负她,她还要跑来跟我告状呢!别人都说我们长的像。”宣立军看着可可笑着说。见记者拍照,可可也要过来看看,还非要跟记者挤在一张椅子上坐着。

“她患有脑瘫,刚出生时被人发现丢在火车站,2008年9月进入福利院,之前常年卧床,通过不断的康复治疗,去年才学会走路,会简单的语言交流,今年9月就读市特殊教育学校培一年级。”宣立军说,可可现在上下楼梯还差一点,上厕所也需要人帮忙,因为学校就在福利院隔壁,护理员每隔1小时就要去学校看她一次,平时有空还要坚持康复训练。

在儿童部的活动室里,有一面特别的照片墙,上面都是孩子们从小到大的生活照片以及参加各项活动时的留影,还有儿童摄影店专为孩子们拍摄的艺术照,照片上的他们或调皮或可爱,展露出与同龄人一样幸福的笑容。

走进生活区,47岁的护理员王且为正在房间拖地,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只见靠墙的位置放着几张安装有护栏的单人木床,住着4个5-11岁的孩子。房间里电视、空调、微波炉配套齐全。“这些孩子患有脑瘫,无法站立,生活不能自理,每天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她们照顾。”宣立军介绍说,儿童部共有2名护理员,她们就像妈妈一样精心照料着这些孩子,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同时,为了配合康复治疗,护理员在原有的“生活中康复”基础上,利用现有康复室里的康复器材,配合简单的按摩逐步开展康复工作,使几名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可可就是其中恢复最好的一个。 (下转第6版)(上接第2版)多数孩子患有先天疾病

屯溪区社会福利院由福利院(儿童院)、敬老院、光荣院组成,承担着中心城区5个镇和4个街道的“五保”、“三无”老人及弃婴、孤残儿童医疗、康复、教育、管养等任务。

福利院(儿童院)现收养孤残儿童、社会弃婴共计10人,其中:视力残疾2人、智力残疾3人、唇腭裂2人、肢体残疾1人、正常弃婴2人。这当中,除了被家庭收养的1人,还有3人因年龄已超过18岁住进了老人部,其余的6个都住在儿童院。院里收养的孩子主要是弃婴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孤残儿童,多数孩子患有先天疾病,其中唇腭裂、脑瘫、肢体残疾最常见。福利院的孩子,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令人心酸的身世。女孩悦悦(化名)今年16岁,患有智力残疾,考虑到她大了,院里让她单独住在儿童部隔壁房间,房间被她整理得很干净,床头贴满了贴画,打开衣橱,衣服叠放得整整齐齐。8年前,她的爸爸溺水淹死,妈妈离家出走,她成了事实孤儿。

福利院的孤残孩子也有受教育的权利,院里跟教育局、学校多方沟通,经民政部门出面,现在有2个孩子已经入读龙山实验小学。11岁的小刚(化名)就读五年级,虽然他的左前脚掌缺陷,但他平时喜欢跑步,最近又学会了抖空竹。“他们心底其实还是自卑的。有一次志愿者们来看他,他很高兴,当看到他认识的一个隔壁班学生和家长也在其中,他就尴尬地跑开了。他们生活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把他们照顾好,还要不断地鼓励他们。”院里的工作人员经常与孩子们沟通、交谈,鼓励他们主动与人沟通,并多次邀请心理专家和学校老师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期待社会更多关注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许多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慈善机构和热心市民的支持下,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得以逐步改善。

为满足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需求,院里先后添设了儿童活动室、康复保健室,并通过外联爱心团队的捐赠,将儿童以前的旧生活用床全部换成新的实木床。为保证儿童健康成长,除了一日三餐合理搭配饮食,所有儿童每天都有鸡蛋、牛奶以及一些零食。

每到周末、节假日,爱心人士就会来这儿看望孩子们。带点东西给孩子吃,让自己的孩子跟他们一起玩;有位妈妈骑着电动车,带着一儿一女,几乎每个月都会来;几个小伙子学徒,休息时间就会过来给老人孩子理发;一个出租车公司还给孩子们送来了羊毛衫和爱心款……这里每周都有感动的故事。翻开“爱心记录本”,宣立军一页页地给记者介绍,字里行间尽显人间温情。

孤残儿童长大了,出路在何方?“好一点的基本都出去打工,有4个女孩出嫁了,生了4个儿子,年年还会回来看看大家。有个孩子是盲人,今年28岁了,只能搬出儿童部,住进老人部;一个26岁的男孩唇腭裂,话都说不清楚,虽然他双截棍舞的不错,但这仅仅是爱好,我们只能想办法,安排他到院里做保洁,每月发几百元工资。”宣立军说,院里有个24岁的女孩小草(化名)很不错,患唇腭裂,1994年入院,根据民政部实施的“孤残儿童高等教育助学工程”计划,考上了北京社会管理学院殡仪专业,在校期间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她学的是殡仪化妆,现在读大三,今年我们帮她推荐到黄山殡仪馆实习,听说表现很不错,希望通过她的努力将来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宣立军表示,受种种条件限制,目前福利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完善,要继续加大护理员护理服务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多方努力筹措资金,更好地改善儿童的生活保障;为大龄残障儿童寻找出路,加大院内儿童康复治疗力度。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从今年起,黄山市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单项民生工程组织实施。按照“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对孤儿、父母因重大困难无法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采取政府补助的方式增强儿童家庭养育能力,以最大限度地维系儿童原有家庭环境,保障其生存与发展权益。发放标准为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同时,黄山市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今年,全市孤儿保障对象377人,发放孤儿保障资金410万元。其中父母双亡的孤儿188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9人,44人在福利机构集中供养,333人在家庭寄养。谈到孤残儿童的将来,市民政局副局长汪小宁表示,这些儿童都享有受教育权利,目前全市有19家福利企业,主要安排残疾人就业,孤儿达到就业年龄的,民政部门也会和人社部门协调,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新闻推荐

黄山游记之日出

·大位小学小记者站 王彻宇·黄山日出,闻名天下。为了亲眼目睹这一奇观,凌晨5点,我们便从宾馆出发了,大黄山还是一片漆黑。白天那些雄伟的山峰,在此时就像一些披着斗篷的鬼影,但我们依然...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我又当上了小记者2015-12-04 15:07
三识心理学2015-12-07 15:07
评论:(福利院的孩子,你们好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