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小云 文/摄
晨刊讯 12月1日上午,中心城区北海路后山村里,多名工商执法人员的突然到来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当天上午,黄山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执法局顺藤摸瓜,联合屯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举端掉了隐藏在该村的4处松子、山核桃制售、造假窝点,现场查获空(瘪)壳松子167编织袋,过期变味山核桃149编织袋,共计3000多斤。
用空松子、变味山核桃“忽悠”游客
今年5月份,黄山市热心市民吴辉(化名)手提多袋馊掉的山核桃、空瘪的松子和发霉的山核桃仁向本刊反映,一些小贩经常骑着电动三轮车在中心城区多个酒店、饭店前进行兜售,“忽悠”游客,自己也曾见过多名游客将这些刚刚买来的“特产”顺手丢进了垃圾桶。记者随后采访了屯溪区城管部门和屯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得知,对于这样的售卖行为,两部门一直在查处,也查扣了不少(详见本刊5月15日4版《这样的“特产”有损黄山形象》报道)。
5月17日,记者以“游客”的身份与这些小贩近距离接触后发现,这些小贩给游客试吃的都是好的,但卖给游客的却都是坏的。为此,屯溪区城管部门在继续加强对这种欺骗行为打击和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只要发现这样的产品,全部予以暂扣!使得这些小贩不敢轻易再去酒店、宾馆门前对游客“围追堵截”,只能开着车子在街上转悠(详见本刊5月17日4版《试吃的都是好的卖的却是坏的 一些小贩如此忽悠游客》报道)。
游客再次投诉引起市主要领导重视
今年11月初,游客黄先生一行来黄山旅游,行程结束后准备前往黄山火车站坐火车,在途中遇到了一名骑着三轮车售卖“特产”的中年妇女。在试吃了该妇女的松子后,黄先生当即购买了五袋。然而,等到他发现这些松子全是空壳不能吃时,却早已不见了中年妇女的身影。“(美好的心情)被这五袋松子搞得很差,火车站旁一个超市的收银员对我讲:这个是假的!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上当,旁边的垃圾箱里一大袋一大袋都是上当游客扔掉的……”回家后,黄先生将自身的遭遇通过市长信箱进行了投诉。
11月16日,针对黄先生的投诉,孔晓宏市长当即做出了“请市工商局严查,并妥善处理黄先生反映的问题”的批复,并转至市工商局办理。
顺藤摸瓜,制售、造假窝点被“端”
“我们已经跟踪好几天了,并顺藤摸瓜找到了制售、造假窝点,今天上午集中执法力量,进行了查处、查扣。”当天上午,在后山村一出租房内,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执法局一叶姓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在该民房不大的院子内,停放有三辆三轮车,上面放满了包装好的松子、山核桃。一旁,多个编织袋内还装有许多未经包装的“特产”,几名执法人员正忙着记录、清点。一名执法人员随手拿出了一袋山核桃打开,记者立刻闻到了一股发霉变质的味道。采访中记者获悉,后山村里多以民房出租为主,在这里,多名安庆籍小贩以2元/千克的价格从浙江收购来一些空壳的松子、过期变味的山核桃,经过简单包装、封口后,骑着三轮车到市区进行兜售,每袋售价10—15元不等,为了吸引游客,他们往往会给游客试吃一些好的松子、山核桃,再以“买十送一”等方式卖给游客。
当天上午,现场共查获4个制售、造假窝点的空(瘪)壳松子167编织袋,过期变味山核桃149编织袋,计3000多斤。
“针对这一严重影响黄山形象的违法制售、造假行为,我们今后也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治理,形成常态化。”采访中,该叶姓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 记者 王玲琳晨刊讯 近日,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实施商业车险改革。12月2日,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目前全市各相关单位...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