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玉莲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农村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楼市去库存的动力之一。作为三四线城市,要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让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在城市建设方面如何推动?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库存现状与城镇化建设
据市房管局统计,目前全市楼市库存量31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85.38%,商铺占12.92%,其他占1.7%;中心城区库存量99.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86.26%,商铺占10.17%,其他占3.57%。作为人口流出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约需15-20个月,库存压力较大。
据了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目前黄山市的城镇化手段主要是就地转化,并且基本不可能出现大拆大建的情况,同时由于农村大多数为自建住房,农业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已大于城镇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化过程中,涉及拆迁的人口基本不会产生新的住房需求,基本不会释放住房;涉及拆迁人口由于目前主要的住房补偿形式还是住房实物分配,也不会产生多少新的住房需求,因此在目前,城镇化对去库存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如果2016年征收住房补偿货币化安置在黄山市全面执行,将会产生一部分住房需求。
展望2016 城建有力量
市住建委城建科工作人员介绍,中心城区2016年度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计划编制围绕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海绵城市”的目标,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改善民生,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中心城区能级,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
针对近年来群众反映的交通拥堵(断头路、“肠梗阻”)、停车难等突出问题,2016年,相关部门将加快老城区的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实现雨污分流,提升人行道及绿化设施,治理内涝点,建设停车场。同时,加快建设G205国道、梅林南路,构筑城市外环,拉开城市框架。推进北部经济开发区、西部现代服务业园区、东部高端休闲旅游区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突出“一环三片”建设。
此外,为提升黄山市国际化旅游都市城市品位,2016年黄山市将依托中心城区新安江治理,打造滨江旅游景观带;在城市河道、园林绿地、城市道路等系统建设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持续改善城市生态;完善老街片区周边基础设施配套,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推进垃圾、供水、燃气、信息化、电力及通讯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释放大量劳动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工涌进城市,由城市建设者逐渐实现城市永久居民的转变,对楼市去库存也将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有户籍改革、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制度的完善和保障。
城镇化对房价和房企的影响
有很多市民担心,一旦乡镇居民大量涌入城市,会造成房价的上涨。但是从上述关于城镇化对住房需求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的城镇化进程,不会对住房产生太大的需求。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的理论,黄山市住房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总体房价呈现稳中略降的态势,在库存未去化之前,房价可能将会保持这一状态。
据房地产资深从业人员介绍,城镇化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应当是一次机遇,但就黄山市的情况看,由于城镇化基本是就地转化,并且不会出现“大拆大建”的情况,可能不会产生规模比较大的房地产项目,因此,对有实力的房企吸引力有限,要吸引房企还是要从特色上做文章,结合自然环境、生态、人文资源,谋划旅游、养生养老、休闲度假项目,以吸引有实力房企参加。
新闻推荐
□徐德宝 记者 吴玉莲晨刊讯 春节将至,看着修到家门口整洁、宽畅的新道路,黄山区乌石镇夏村村百姓笑了。夏村村是市级重点贫困村,地域面积广,村民组多且分散,基础设施落...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