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李晓洁 文/摄
A
“的哥”反映:“黑车”干扰营运市场
“对于抹黑行业形象、影响营运环境的‘黑车\’我们也不能姑息,希望运管部门能严格管理好出租车队伍,我们自身也要加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净化出租车市场。”4月6日,在市交通局一楼会议室,七八位“的哥”围坐一起,牌照为皖J70436的出租车司机方师傅对运管处的相关负责人说。
当日,记者也接到出租车驾驶员代表丁昱星的电话,他说:“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心城区从事非法经营的‘黑车\’越来越多,这些车主要活动范围在黄山汽车客运总站、火车站、机场及一些人流密集场所。营运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拉客,二是通过网上钱包滴滴出行进行网约。”丁昱星说,自己是东北人,来黄山从事出租车运营多年,每月2400元租别人的车开,原来每天还可以挣200多元,但去年年底至今,每天只能勉强挣100多元,每月的收入只能勉强凑个份子钱,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黑车”和电动三轮车太多。“不只是我,我周围的出租车同行收入也普遍下降。”丁昱星补充道。
现场暗访:乘坐“黑车”比出租车“实惠”
B
11时40分许,记者以乘客身份从市汽车客运总站出站口走出,迎面便走来一位年约50多岁的瘦高个男子。男子问记者到哪儿?记者假称到汤口。“打的去吧,快!”男子说“的”的时候,顺手指向停在出站口的一辆黑色上海大众朗逸,车牌尾号为638。“多少钱?”记者问,“160-170元吧!”男子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男子兜底,走高速最低140元,不走高速最低130元。记者以还有朋友未到,请其留给手机号码随后联系为由而脱身。
记者注意到,停在该出站口的车辆一字排开,粗略数了一下有10多辆。他们是否都是从事“黑车”营运无法一一考证,但据在此经营的出租车司机透露,这些车都是和他们抢生意的“黑车”,已经严重扰乱了营运市场的正常秩序。
接着,记者又来到出站口门前询问了一辆车牌号为皖J70279的出租车师傅,该师傅说:“如果走高速前往汤口,需要160-170元左右,但是高速费20块钱需要乘客自付,不走高速也可以,总之都是要打表的。”
运管部门:坚决打击,2015年查处26起
C
针对出租车司机反映“黑车”扰乱市场秩序问题,市运管处副处长胡骏表示:所谓的“黑车”,是指没有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办理任何相关手续、没有领取营运牌证而以有偿服务实施非法运营的社会车辆。乘客乘坐这些车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风险,第一,社会车辆不是营运车辆,缺乏技术状况的规范检测,车主无法掌握车辆的潜在危险,车辆因此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第二,社会车辆的保险不到位,如果出现重特大安全事故,乘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第三,社会车辆存在一些治安问题,如一些地方出现的宰客、抢劫等,乘客的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据胡骏介绍,一直以来,市交通运管部门对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不手软,对擅自从事出租车运营的“黑车”依据交通运输部《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处以5000至20000元的罚款。2015年,全市共查处“黑车”26起,并进行了公示。但由于“黑车”经营隐蔽性较强,取证难等,难以杜绝。胡骏还说,正规的出租车营运车辆是辅助老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要打击“黑车”现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除了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外,也需要整个出租车行业的自律,从车容车貌、司机的仪容仪表等各个方面提升行业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可,以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同时,面对“黑车”现象,近期将组织运政执法人员开展中心城区“黑车”专项整治活动,净化出租汽车市场,“呼吁市民乘坐有合法手续的营运车辆,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图为车站门口停着的社会车辆。
新闻推荐
□ 记者 李小云 文/摄晨刊讯 4月6日,经过近半个月的设计、施工,省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黄山市首个标准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在屯溪农产品批发大市场正式启用。该检测室...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