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1日,黄山区仙源镇龙山村再生稻种植大户杨意平家今年种植的百亩再生稻收割完毕,获得了亩产600公斤的好收成。
再生稻是一项粮食生产新技术,通过对头季水稻收割前追肥、田管,促使稻茬内芽孢再生。减少了播种、育秧、栽插等生长环节,一稻两收、两季总产可达到吨粮田目标。这项新技术2014年在黄山区首次进行推广,虽经验不足,二茬稻单产达235公斤,达到了预计目标。去年头季再生稻生长期间受低温阴雨影响,收割期推迟,单产不足450公斤。今年黄山区又通过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指导农户种植再生稻。区农委按每亩给予165元补贴,统一购买准两优“608”再生稻良种和生物农药。再生稻种植面积扩大到约600亩,涉及9个乡镇29户农户,发放补贴10万元。仙源镇杨意平、甘棠镇王成有两户种植面积达280亩,是全区种植规模最大的示范户。成有家庭农场计划在再生稻收割后种植油菜50亩。据该区农业部门测产,今年头季再生稻单产普遍在550至600公斤,比去年增产30%以上。
(孙国钧 阚婧 崔沛骏)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徽州农商银行坚持“小额、分散、流动”的信贷经营理念,立足本土、坚持定位,精准发力,细分市场,开展“网格化”精准营销,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累计走访个体工商户149户,新增个体工商户贷款...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