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昔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如今,这闲适恬淡的美景,正在黄山区新华乡逐渐演变为现实。
走进新华乡曹村村,一路所见都是白墙黑瓦的农居、红花绿叶点缀的特色景观。这里的农房一律是白墙黑瓦,庭院里栽种着香樟树,路边绿化见缝插针,或盆栽,或小花坛,行道树当然更不可省,路两边是桂花树,间或还有一株株大香樟。整个村庄景致十分迷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立面改造、景观庭院、绿化工程的实施,村里是旧貌换了新颜。”该村村委会主任盛庆华介绍说。
今年以来,新华乡运用“加减乘除”法则,有效推动美丽乡村深入开展,乡村环境变美了、配套设施完善了,村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所带来的幸福。
“加法”即加强美丽乡村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乡党政班子领导为组长的工作组,明确建设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机制,包保到户到人,确保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同时组织干部进村入组入户,实地了解每户需要整治的内容,并认真填写美丽乡村建设一户一档一策明白卡,确保底数清晰,引导群众自行拆除违章建筑,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
“减法”即瘦身减负违章乱搭乱建。对村庄户外环境认真整治排查,对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进行集中治理,对“两违”建筑、垃圾、牲畜圈舍、水沟、茅厕等进行全面清理,完成了乱搭乱建及危房拆除2000余平方米,卫生改厕78户,集镇店牌店招改造57处。
“乘法”即乘势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把美丽家园建设的意义、目标、措施、任务和惠及对象宣传透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人人有“政府帮我们,我们怎么干”的意识,努力把美丽家园建设变成群众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除法”即消除农村不良风俗习惯。采取“五星级户”季评挂牌制、庭院周边环境卫生“五包制”和开展“美丽小庭院”评比、“义务劳动日”等活动,逐步形成了户保洁、村收集、乡清运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新理念,对村庄卫生死角脏乱沟渠进行及时清理,使村庄环境得到很大改观。 ·谢龙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闫冲冲报道8月26日下午,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副市长陆群在黄山市分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对下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陆群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