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山的风景迷人,目不暇接。我们一边观景,一边拍照,走了二个多小时,回头看看,好像只走了几百米。在通往莲花峰的一个S型山道,我们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啃起随身携带的面

来源:皖南晨刊 2016-10-1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黄山的风景迷人,目不暇接。我们一边观景,一边拍照,走了二个多小时,回头看看,好像只走了几百米。在通往莲花峰的一个S型山道,我们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啃起随身携带的面包和矿泉水。

突然,我们发现在缓缓游动的人流中,有一挑夫步伐坚毅地向上攀登。他肩上一根扁担,两头挑着两个大包,只见扁担随着他登山阶梯的步伐上下悠悠地闪动,步子很协调,换肩也很熟练,黄色马甲上印有“黄山园林公司”的字样。阳光下,汗随着他黝幽黑的脸庞往下淌,衣衫也湿透了。湿透的衣衫凸现出他那十分结实的背膀。“师傅,停下来歇会吧!”挑夫没有应声,在我们附近一块小小的平坦处的树荫下,小心翼翼地落下担子。我突然灵感来了,想给这位憨厚朴实、原汁原味的挑夫照张相。他笑着开口道:“歇着拍,不如动着拍,还是待我挑着担子上着登山石阶时再拍吧”。我在想,这位挑夫很注意整体形象,其动态不仅能体现挑夫的“风格”,更能使人感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决心,大有“登高别有怡情处,倚石扶云看奇景”之妙。

这位挑夫告诉我,他姓李,今年已五十出头,家住黄山脚下,老伴务农。现有女儿在读书,日子过得还可以。挑夫上山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干脆,我随着挑夫的脚步也慢慢登山,边走边侃。我们走得大汗直流,迎面遇见了一位下山的“同行”,两根扁担轻轻一点,亲热问候,擦肩而过,同时发出“哎哟、哎哟,嗨嗨嗨”号子声。望着健步如飞下山者的背影,耳边久久回荡着那含着“加把劲”的号子声。

爬到了玉屏楼,时值已是中午时分。我们进入空调包间,美美地吃着快餐。那位挑夫没有来。只见他走进大厅用纸杯倒满一杯矿泉水,依在大树下,香香地吃包有腊肉、笋子和腌菜馅的拓粿。我们连忙凑过去问道:“李师傅,好吃吗?”这种“拓粿”是我们徽州名食,外烤不用油,馅内直冒油,你闻闻有多香!。”我抚摸着担子问:“您这一担有多重?”他说:“可能超过一百斤”。“您一趟能挣多少钱?”“从山下挑到山顶,一天下来有四、五十块钱吧。因女儿读高中,再过一年就要考大学了,老伴在家干农活,我出来挣点现钱”。望着这位挑夫,使我们看到慈祥的父母全身心投入培养孩子的辛勤劳苦,“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实写照;也看到现代农民“希望寄托”的坚定信念和热爱知识文化的精神风貌。

“千姿百态黄山松,风摧雨挞仍从容,云讽雾谣色不变,冰欺雪压腰不躬。”黄山挑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那沉实的足音,是飘漾在山间一串串深情的音符,激起生命的律动;黄山挑夫,把对游人的温暖送上峰巅,把艰苦留给自己,把快乐送给别人。他像一道移动的风景,为黄山增辉添色;黄山挑夫,挑起沉甸甸的生活,挑起社会的责任,挑起有滋有味的日子,他犹如一棵顶天立地的黄山松,方显黄山人的本色!

新闻推荐

茅田山的快乐

江守仙人生最惬意、最快乐的是有三两好友,时不时地相聚,时不时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行,把安逸的日子过得乐上添花。早上9点多钟,群里小绿说:今天天气适合外出。干柴哪经得住烈火引诱,立马就有包括我在...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山的风景迷人,目不暇接。我们一边观景,一边拍照,走了二个多小时,回头看看,好像只走了几百米。在通往莲花峰的一个S型山道,我们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啃起随身携带的面)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