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左娜·
本以为抓住了三月的尾巴,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到了扬州,看见那些待放的花苞正慢条斯理地汲取温度和阳光时,才恍然大悟,此“三月"非彼“三月",是啊,李太白生活的时代怎会用公历呢。
虽未见琼花满城开,倒也与初春的扬州打了个照面。两天时间,姐姐的大学好友“梅子姐"全程接待,兼当导游、司机、心灵按摩师。两天时间,她驾着五菱七座汽车载着我们穿梭于扬州的大街小巷,用她的尽心接待感化了我们这一群慵懒的“特殊游客",每当我们说,“休息一下啦"、“算了不去了"、“矮油吃不下了"之类的话时,她会鞭策我们保持fighting的姿势多走一段路、多吃几口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能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下了一片小天地,她那昂扬的斗志,这城市中怕是那遍地的野草野花都看到了啊。
到达扬州首日,我们随梅子姐游了“个园",个园是清朝黄姓盐商的私人府邸,从北门入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竹西佳处",主人爱竹,“个"取自“竹"字的半边,也因竹叶的形状似“个"字,“月映竹成千个字"。入院后,便看到种类繁多的竹林,有预示百年长寿的龟甲竹;有表示孝顺父母的慈孝竹;有叶黄杆绿的黄叶竹等等。除了竹子,主人用不同材质、颜色的石头堆砌的四季假山也是分外喜人,假山分别寓意春、夏、秋、冬。春石像斑驳的石笋;夏石似“月"字,与碧绿的池水、松柏映衬,取“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意。秋石颜色最为艳丽,赤红如染,明净而如妆,山体由黄山石组成,大而华丽,“我言秋日胜春朝"此石也是名副其实了。冬石构成“雪山",又因生意人不愿见着冬天代表的萧条,故用西墙隔断了冬景。此番,日月乾坤、四时变化都在这园内,坐拥一番天下也不过就如此了吧。黄姓商人,原为安徽人,故个园是徽派建筑风格,其家门庭与西递宏村中的不少古宅有异曲同工之妙。资本的原始积累完成以后,注重家学,是为儒商。
翌日,去瘦西湖公园游船,湖两岸是扶风垂柳和恣意热情的迎春花,再过些日子,到了琼花开放的时候,我想岸边更是绿色、黄色、白色、红色交相呼应的一片好景致吧。瘦西湖园中有一五亭桥,它的建筑学原理不得而知,据说每到月圆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园中最著名的白塔也与五亭桥有关,当年乾隆游湖到了五亭桥畔,说道,“这里的景致与北海相似,只是少了一座白塔",扬州盐商听闻,连夜用盐袋垒了一座白塔,乾隆第二天早晨了解了情况后也很震惊地说道:“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说到二十四桥,大家可能还记得“二十四桥明月夜"这句诗。“二十四桥"究竟是代表了二十四座桥还是其中一座桥的名字,也引得文人骚客打了几百年的笔墨官司。不纠缠名字的由来,我也是走了一趟名为二十四桥的石拱桥,这桥长24米,宽2.4米,这个比例可见“拱"的有多厉害,桥面也不过两三个台阶的宽度,整个桥近乎一个三角形。桥小人多,在桥上行走,只能靠“挪",为的就是一个“过桥有好运"的好兆头。
无奈时间吝啬,我们只浏览了这两处景点,没有时间去看看埋在地底的古代城池遗址。不过扬州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古代城墙的残垣断壁,加上扬州城内的建筑限高,倒也算粗粗领略了古城的风范。扬州是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这里的人深受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讲究听天时,注重养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扬州的整体生活节奏较慢,饮食也是精雕细琢,扬州名菜“烫干丝"以其细腻闻名,像扬州人,细腻温润。此外,扬州人还注重礼节,不仅长辈过生日要大办庆生宴,就连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在80、90、100岁这样时候过冥寿,通过这样的形式纪念祖辈,提醒扬州人时刻记得生命的传承,懂得感恩。
短短两天的扬州之旅结束了,梅子姐把我们送到了高速路口,她与姐姐依依惜别,春光下她们眼中泛起的友谊之光显得格外灿烂,即使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她们的友谊之花也会绽放得像扬州这个城市一样美丽。这个初春,我们与扬州的人、扬州的景有了一次美好的邂逅,期待下一次更美好的相遇。
新闻推荐
从9月22日-26日,由县体育局、移民局举办的“移民杯”篮球邀请赛在位于县委大院内新建的移民体育中心灯光篮球场举行,来自黄山、宁国、金寨、宿松、潜山、太湖六个区县的六支代表队参赛。经过1...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