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小云
晨刊讯 蜂蜜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不过,日前国家食药监部门在市场抽检中发现,有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有的甚至存在添加糖浆等物质和使用不合格原料蜜生产蜂蜜、使用白糖、香精等勾兑冒充蜂蜜等掺杂造假违法行为。11月2日,记者从市食药监部门了解到,为严厉打击蜂蜜掺杂造假和“指标蜜”潜规则行为,保障黄山市蜂蜜产品质量安全,市食药监局开展了蜂蜜产品专项整治。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对全市4家蜂蜜生产企业和26家经营单位专项检查,未发现有造假行为和涉嫌造假产品。
据了解,蜂蜜产品准入门槛低,生产企业散而小,市场上的蜂蜜质量参差不齐。有商家为追求利润,大量使用糖浆勾兑“蜂蜜”,在行业内俗称“指标蜜”、“配制蜜”。由于我国唯一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是2011年4月卫生部发布的《食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蜂 蜜》(GB14963-2011),该标准虽然对蜂蜜的理化指标、微生物及兽药残留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但对假蜂蜜的鉴别却缺乏相关表述,导致蜂蜜在流通环节的现行国家标准检测中,检测项目仅有几项,而假蜂蜜的检测结果完全可以顺利过关。
此次黄山市专项整治中,食药监部门重点对蜂蜜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条件、原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产品贮存销售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生产,严格落实检验制度,同时重点检查企业供货清单、进货发票、进货验收记录、产品合格证明等,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把关,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蜂蜜。
此外,为防止企业使用“糖浆”造假,食药监部门还仔细分析了企业原料蜂蜜投入量和成品量比例,并通过物料平衡关系予以判断,同时通过企业购销票据,分析原料购入价与销售价比,判断企业是否涉嫌存在违规生产假蜂蜜的行为,切实保障黄山市市场上蜂产品的质量安全。
新闻推荐
11月5日上午,黄山区妇联在中通广场开展“争做最美家庭共创文明城市”广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还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反家暴法》有奖知识问答,群众积极参与。刘丽娟崔艳/摄...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