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刊讯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微信用户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六成的网友有在朋友圈各种“晒”的经历,而有36.1%的受访者认为在朋友圈中晒生活会泄露隐私,安全隐患较高。公安部门提醒,朋友圈有些信息别随意“晒”。
“晒孩子”、“晒心情”、“晒美食”、“秀恩爱”……如今的微信朋友圈被很多人戏称为“生活大晒场”。黄山学院大三学生小许是个“朋友圈控”,一天至少发5条动态,她说:“对女生来说,晒新剧、化妆品或是美食比较多,男生晒鞋、心情、转发新闻比较多。”在这个“大晒场”里,还有一部分人群不可忽略,那就是“晒孩子”的。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即使自己根本没见过这个孩子,但长什么样,在哪里上学,会什么才艺,自己都能知晓。
数据显示,在“大晒场”里,有52.7%的受访者是在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生活,47.2%的受访者当成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42.2%的受访者是为了便于留存、记录生活或经历,39.4%的受访者希望引起他人注意,36.7%的受访者认为便于与朋友联络感情,17.1%的受访者为了打发时间。
在朋友圈“晒”生活无可厚非,但若不小心泄露私人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则可能危害自身和家人的财产乃至人身安全。市内民警在接受记者采访提醒,发朋友圈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但是市民在发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比如旅行分享火车票或机票时,尽量遮挡住自己的个人信息,谨防被不法分子窃取;喜欢晒孩子的父母,尽量避免公开孩子的真实姓名或照片,如果真想分享,可以考虑分组;其次个人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当前位置等也应尽量避免公开,以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新闻推荐
□记者姚大盛晨刊讯近日,在位于屯溪区人民医院内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心,轮值的市公安局屯光派出所民警在给报到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登记信息时,发现一男子忸怩作态,不愿道出户籍地址,遂顺...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