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晓洁
80、90后曾是众人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度被评价为性格自我、不懂分享的一代,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有孩家庭的核心力量。不久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维达2017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深度剖析新生代家庭亲子沟通方式的特点与转变。
表达爱,更亲密更直白
今年28岁的许聪是位“晒娃狂魔”,在她朋友圈里,80%的内容都是她两岁半的儿子。在这些视频里最常听见的是许聪的一句句“你真棒!”孩子会背唐诗了,许聪毫不掩饰夸奖;孩子帮助别人,许聪也毫不吝惜赞美。许聪认为:“在我们父辈那一代,父母的爱大多是深沉含蓄的。我们都知道父母爱我们,但永远不会表达,我想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和他们最大的不同。”
伴随着80、90后开始成为有孩家庭主力,中国家庭亲子沟通开始呈现全新面貌。报告发现,80、90后所组建的双独家庭对孩子表达爱更亲密直白,高达59%的双独家庭不仅会亲吻孩子,更会常常表达“我爱你”。同时有数据表示,被鼓励表达的孩子性格更全面、更易融入社会。
敢放权,让孩子做决定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位双胞胎妈妈。90后程雪的一对双胞胎女儿今年4岁,程雪从不会给孩子套上“双胞胎必须一模一样”的观念,衣着、玩具、爱好,两个小姑娘都各具特色。“我从不会认为双胞胎就必须事事一致,她们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我认为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每个孩子都应该是不同个体。”另一位年轻妈妈告诉记者:“放手给孩子并不代表完全让他们为所欲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享有自主权。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写作业、休息由他自己安排,但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我会及时指正。”
目前,新生代家庭亲子沟通方式出现很大转变。报告发现,不少新生代父母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但当他们成为父母时,崇尚在做出与孩子相关决定前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自己做主。有数据显示,超过5成家长在决策时会听取孩子意见。而在意见不一致时,57.4%的80后父母与63.2%的90后父母乐意与孩子商量决定。黄山市一胡姓心理专家表示:“在传统中国式父母的育儿观念中,‘棍棒下出孝子\’的观念根深蒂固,孩子和家长之间更多形成一种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但新生代父母所提倡的平等式沟通实际上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能让孩子更会与人相处,更加亲切随和。”
能花钱,智力消费不能省
随着80、90后进入生育高峰,婴童父母的平均学历水平逐步提高,家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早教进入高速发展期。记者从今年9月中心城区新开的一家早教中心了解到,为“200多个课时,一年20000多元,还是6折优惠价”而一掷千金的父母不在少数。报名的胡女士表示,这里是双语教学,可给孩子提供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不管作用多大,这钱不能省。此外,近几年,一些智能玩具在市场上成为新宠,“连接Wi-Fi”、“下载APP”成了不少新型玩具的标配。业内人士表示,在互联网大潮下,智能玩具将逐渐渗透亲子教育,因为这些玩具不仅迎合80、90后父母的消费习惯,相比传统玩具也更有利于孩子智力开发。
报告显示,智力消费已成为新生代中产家庭消费新趋势。其中,收入20万元-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中产家庭认为孩子的智力消费不能省的占比超五成,早教工具、玩具乐器等成为消费新热点。18.4%的职场妈妈还会引导孩子自己用零花钱消费,培养孩子的财商。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加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屯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实施,通过向消费者公开展示餐饮服务单位后厨,使后厨“透明化”,强化社会共同监督,促进餐饮服务单位诚信自律...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