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徽州区富溪乡中心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之以心,育之以爱,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赢得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纷纷“点赞”。
富溪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该乡境内村落分散,学生上学路途较远,学校探索开展以集中月假、集中就餐、集中住宿的寄宿制养成教育,并在教学工作中,以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德育模式,完善学校德育机制,尝试生本教育,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美誉度。
学校围绕“快乐校园、快乐课堂、快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开设音乐、美术课程,举办兴趣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山区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编印《阅读手册》免费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摘抄一些好词佳句,撰写读后感,锻炼写作水平。课外阅读与小苗文学社开展的经典朗读、作文竞赛、手抄报比赛,与小红帽剧社的英语剧编排演出等活动相辅相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同时,为激发同学崇德向善、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该校设立“天天信用社”,采取只存心愿不存钱的运作模式和用点币兑换心愿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活动和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中“存文明、存进步、存快乐、存奉献、存劳动”,进一步培养学生注重细节、注重言行的良好习惯。
学校有95名学生寄宿,食堂蔬菜不少是从学校门前的“我劳动 我快乐”小农场里采摘来的。小农场按年级划分区域,每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班班主任和教师就带领学生清理土地,手把手地指导学生锄草、挖地、播种、盖土、施肥、采摘,让他们吃上自己种的黄瓜、玉米、辣椒、茄子,从而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
宿舍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为保证学生安全,该校老师都住在校园内,以便随时照应,同时注重宣讲安全知识,培养学生早睡早起的习惯,教会他们洗脸洗澡、洗衣服叠被子等基本生活技能,引导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还教育孩子们在同一个大家庭里,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叶国胜·
新闻推荐
青山脚下,水墨画般的徽派民居,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流溪水……走进凤霞村,映入眼帘的是一...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