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震,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卒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休宁县前街人。
何震是一个专业篆刻者,他现存最早的作品为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年)刻的“云深不知处”的寿山石印,该印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最初何震以刻印为生,刀法娴熟,但对字法认识不足。于是专门到苏州去拜访当时精通书法及篆刻的名家文彭。经过文彭的指教,何震对治印比以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努力钻研字法,注重临摹先秦刻石、金文。在当时印坛注重宋元而忽略秦汉的大趋势下,何震率先对先秦刻石、金文进行研究,从先秦刻石、金文中汲取印学营养,不能不是一大进步。
从明隆庆初期至万历二十几年,何震基本都在家乡徽州与南京之间往来从事篆刻活动。其间曾一次北上京师和边塞,一次西游湘楚。这两次出外游历都是由同乡汪道昆介绍推荐。由于何震自身对印学的钻研提高以及汪道昆等人的宣传介绍和褒扬,使何震的名声鹊起于印坛。
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后,何震的声望达到了顶峰。约编于万历二十几年的《印母》,首次把文彭和何震并称为印坛领袖。其后何震的名气愈来愈大,几乎临驾于文彭之上,成为一代宗师。
何震处于文人篆刻体系正式确立之初,他作为一个职业篆刻家,有着娴熟的刀法技巧,用刀在石上再现秦汉印章古风,是他的特长,也是他的特色。在当时文人执刀尚未稳妥,对刀法极为生疏的情况下,何震能以自己娴熟的刀法再现秦汉古风,让人们能够广泛地去认识、熟知秦汉印章,其功不可没。
何震性格豪爽,好客疏财,其尤好酒。他的这种豪迈性格自然而然的渗透到他的篆刻创作中,他在摹汉凿印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个性鲜明的刀法——冲刀。冲刀顾名思义为 “执刀直冲”,生猛雄健,泼辣生动,不假修饰,刀味十足。
何震的另一项发明是以单刀刻边款,欹斜错落,奇趣横生。这种单刀边款一刀即成一笔,产生的点划,一侧光洁,一侧微毛,虽不及双刀刻法的点画圆融光洁,但简捷写意,苍莽生辣,兼具笔意刀趣。这种刻法,对丁敬、蒋仁、陈豫钟以至近代吴昌硕等一辈印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何震在印坛的崛起,影响和造就了徽州大批篆刻人才。与何震同时的一些篆刻家同何震互相交往,互相影响,也都成为当时印坛上的风云人物。如吴良止、金光先、陈茂、徐上达、罗南斗、苏宣、汪关、朱简、吴忠、胡正言等,形成中国文人篆刻史上最为显赫的篆刻流派——徽派。何震也自然而然成为徽派篆刻的鼻祖。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黄山市屯溪区政协昱中和黎阳两活动组委员在李秀珠副主席的带领下,到休宁县考察,了解、研究、学习休宁县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打文化旅游品牌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委员们先后走...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