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清华“老校长“周诒春及他的实寄封□江志伟

来源:江淮时报 2011-04-29 10:4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江志伟

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它百年华诞。 100年来,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激励与督促之下,这所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培养出17万多名优秀毕业生。

而这八字教训的确定者,正是祖籍安徽休宁、被誉为“清华大学奠基人”之一的清华第二任校长周诒春。

周诒春1883年12月29日生于汉口。周诒春的父亲周聿修,以经营徽帮茶叶为业,曾在汉口、天津、上海等地开设颇具规模的泰昌源茶庄等商行。周聿修为培养独子周诒春成材,特聘老师专授英语。1895年,周诒春考入美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约翰书院。其后,周聿修又拿出巨资,让儿子赴美留学。周诒春先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周诒春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秘书,并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1912年4月,周诒春被派往清华学堂接替张伯苓任教务长。同年5月,辍学停教半年多的学堂开始复课,不久后改名为清华学校。

1913年,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心脏病发、遽然辞世,周诒春临危受命,正式成为清华第二任校长。周诒春在校长职位上共任期4年5个月。在职期间,他提出“创办清华大学完整计划”,是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向正规大学转制的宏伟规划的亲手拟定人,也是清华园“德、智、体三育并进”教学宗旨的开创者。

创建清华校训及四大“地标”

1914年冬,周诒春邀请梁启超到清华演讲,梁引述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同学。之后,周诒春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大字,作为清华大学校训。这八个大字,流传直至今日。

周诒春曾以美国著名大学为标准,在清华园里大兴土木,为自己召来了漫天诽谤。90多年后,他“妄靡巨款,营私害公”的“罪证”——大礼堂、图书馆(旧馆)、科学馆、体育馆,依然是这所校园里最优美的风景,被誉为 “清华大学的地标”。周诒春在清华以严格著称,被视为清华体育传统的开创者。他曾推行“强迫运动”:每天下午4时至5时,学校图书馆、教室、宿舍一律锁门,学生必须到户外操场或体育馆内去锻炼。

周诒春为人威严方正,不因循苟安,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更是以身作则。当时,清华在社会上有“贵族学校”之称。但他经常教导学生以课业为重,不要追求物质享受。清华学生身上不许带钱,钱要存在学校银行里,平常的零用钱可以存少许在身上;但花费每分钱都要记明细账,月底结算完要呈送斋务室,备核盖印后发还。在他身体力行的引导与严格管理下,清华学生养成勤奋勤俭、朴实无华的风气。当时社会人士均误以为,蓝布衫及粗布鞋乃清华学生的制服。有校友回忆,当时清华校内全体布衣布鞋,无一例外,即便达官富贾之子弟,在校园内亦绝不敢公然衣着华服,朴素成为一种风气,人人严格遵守。

正是因为校风朴实,学生用功勤奋,社会各界子弟均视能在清华读书为荣。清华经过20余年发展,成为当时中国高等学校中的新军,进而成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

1918年初,周诒春辞职。但是,老一代的清华人,包括清华大学最著名的一任校长梅贻琦,始终以“老校长”称之。日寇投降后,周先生迁居南京,后再迁居香港。1950年,人民政府派人迎回北京。1956年为特邀委员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旋回上海居住。 1958年8月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

1950年,周诒春从香港返回内地后,和儿子周华康一家住在一起。周华康现已97岁,是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创始人、我国顶级儿科专家。在周华康女儿周琳眼里,爷爷“很静,像个中国的老学究,一点儿看不出当年西化的做派。整天也不出门,只干两件事:翻看一大堆线装书,还有就是练字。 ”

作为一个清华名人,周诒春先生还是我国第一部《英汉大辞典》(颜惠庆、周诒春主编)的主编者之一;他又是燕京大学史上的第一位出任代理校长的中国人;及“北京图书馆”的创建第一人。

家乡故居珍藏其实寄封

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蓝田镇迪岭村周村的周诒春先生的故居,现在已经修缮一新并辟为纪念馆。馆中陈列的藏品中,有一件由周诒春(寄梅)1946年3月13日亲笔书写并寄发给他的亲侄儿周锦堂的公函实寄封及其信件令人关注。实寄封使用的是周诒春当时所在的“农林部”公函封。

关于这个实寄封及其信件的逸事是这样的:1946年2月19日,周诒春老家侄子周锦堂携带9岁小儿子周笃信来京找周诒春给介绍个工作,周诒春自己开“小包车”来车站迎接他们。很快,周锦堂就经周诒春的推荐,带着小儿子周笃信一块,去农林部所属的无锡农具实验制造厂当课员。再后来,又相继出任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稽查员、吴县卫生院事务员,直到周笃信14岁时,才因为其父不愿去新疆工作而一块从杭州回归周村。

同年3月13日,周诒春亲笔专函致侄子周锦堂,信文如下:

锦堂贤侄青览 顷接二月廿六日

来函藉悉已到无锡农厂材料课供职。战后全国经济困难,失业者尤众,得一位置殊非易事。尚盼谨慎服务,所管既系材料,责任重大,尤当随时小心,不可疏忽,是为至要顺询

近佳愚叔 诒春手泐三十五年三月十三日

在这件寄给周锦堂的实寄信封上,周诒春是署上了“周寄梅”的落款的,因为“寄梅”是他的字。关于“寄梅”,原来在中国传统里还有这么一个著名典故:南朝宋人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当时正值岭梅怒放,陆凯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于是折了一枝梅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此后“寄梅”即借指“对亲朋的思念和问候”;同时,“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又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周诒春的“诒春“,是”一枝春“的”一春“的谐音,与“寄梅“组成”名“、”字“相配,堪称绝作,由此不难判断,他的父亲周聿修确实是个极富修养的儒商。

休宁县境内的周诒春故居

新闻推荐

休宁县政协委员履职回头看

本报讯 休宁县政协日前开展“委员履职回头看”活动,以全面了解和考核委员在本届以来履行委员职责情况,为推荐和协商下一届县政协委员的安排提供依据。此项活动在委员中和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歙宣界关之丛山关2011-05-10 10:41
评论:(清华“老校长“周诒春及他的实寄封□江志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