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玲琳
3月17日,正值大好春光,记者在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看见,几十位村民集中在一起,在村民陈凤来的指挥下,有序地割除田埂上杂乱无章的茅草,扩宽加固进山坞的道路,水田里的旋耕机正进行春播前的土地翻整。
村民们春耕为什么要听陈凤来的呢?原来,这些地虽是村民自己的,村民也在自己的田里干活,但不同的是,他们的地已成功流转给陈凤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在获取每年每亩250元的租地费后,又以拿工资的形式帮助陈凤来种地。
“这些田属于山区冷水田,种植成本高、产量低,到了收获的季节还会被山上的野猪大面积破坏,基本上每年都属于绝收地。”村民毕金瑞说,这样的水田在当地普遍离村民家远,被公认为是最差的,因此这些年来逐渐被村民抛荒。
“请人工来种植的成本太大,这样可不行!我这是前期的废弃田地整理,接下来主要还是靠农机来耕种。”陈凤来说,这些冷水田单靠一家一户来种植不划算,但被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机械化耕种、收割,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因此,陈凤来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成功流转960亩土地,种植红花针和丰两优等水稻品种,今年又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200亩。“现在农业机械化种地效率就是高,加上政府加大了购买农机补贴和对专业种植大户的支持和服务力度,我种再多的地也能轻松挣钱。”陈凤来感激地说,去年他在种植这960亩水田的过程中,从乡镇到市里,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提供服务的次数比自己还多。
当天下午,在陈凤来新流转的冷水田整理翻耕现场,休宁县农机局工作人员一行已是第三次来到这里,正在查看中型旋耕机的作业情况。“由于旋耕机在山区水田作业时容易碰到石头,导致镰刀头断裂,需要及时更换刀片才能恢复正常生产。”休宁县农机局党组书记汪永平说,这个时候,他们工作人员会随时提供技术指导。
市农委主任王武表示,今年黄山市将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给予扶持,做好支农服务。
新闻推荐
□ 风帆晨刊讯 休宁县流口镇现有生态公益林5.9127万亩,为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该镇采取多项措施抓好管护。该镇成立了公益林专职管护队伍,加强巡查力度,并结合森林防火...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