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晨刊讯 5月12日,人民网安徽频道一则《学术团队撰文称齐云山发现恐龙足迹群 为小型肉食恐龙》的报道引来读者关注。齐云山恐龙足迹不是早有认定吗?怎么今天又称“发现恐龙足迹群”?就此,记者采访休宁县齐云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
人民网在报道中称,近日,国内一个专门研究恐龙的学术团队对齐云山大脚印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撰文描述齐云山周边的恐龙足迹群,揭示了距今7000万年前的恐龙动物群。该研究团队带头人邢立达介绍,这一类足迹非常特殊,有着壮硕趾头及较短的单步,属于新的足迹形态,该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张三丰副强壮足迹”,主人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恐龙。
对于该报道,休宁齐云山管委会副主任方来寿称,齐云山存在恐龙脚印早在1995年就有专家论定,恐龙化石遗迹也是齐云山古文化遗址的重要保护部分,是除丹霞地貌、摩崖石刻外齐云山重要的旅游补充。
齐云山管委会地质办副主任胡毅介绍,古生物学家邢立达于2012年7月2日来齐云山考察小壶天恐龙足迹化石,发现了小壶天新的恐龙足迹化石有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两种类型,共发现62个恐龙足迹化石(原来认为36个),为齐云山恐龙化石研究提供了证据。邢立达曾就读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为古生物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权威恐龙学家,出国前曾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发现齐云山恐龙化石的专家不止邢立达一人,早在1992年12月2日,地质学家吕君昌、尤海鲁就发现小壶天恐龙足迹化石。1995年3、4月间,地质学家余心起、王德恩及杨荷金、柯宏飙也都在齐云山上其它区域发现恐龙足迹、恐龙蛋化石。
新闻推荐
5月24日,200多名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云集休宁县溪口镇木梨硔村拍摄云海。近年来,黄山市大力发展摄影产业,打造百佳摄影点,许多地处偏远的徽州古村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摄影资源,成为摄影家及摄影爱...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