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伟民
在没有走进休宁县里仁村的香榧林,亲眼看到两头稍尖橄榄形状蚕豆大小的香榧旁,隐卧着小上一号的小榧时,我真不知道,这满满的一树硕果,竟然是三代同堂生长着的。同去的里仁村香榧大王余国慧指着更小的米粒样子的香榧说,这是孙子辈的,要过三年才能熟哩。
里仁是香榧的故乡。一个村庄,与别的处在深山里的徽州村庄无异,小溪贯村而过,房屋沿溪两旁而建,或里或外,全部依照着溪流的走向。唯一不同的是,屋后的山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香榧树。目力所及,即便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香榧树,也是处处可见。在那并陡峭的山脊上,像一个个将军,组织着千军万马,向山头进发。
白露前后,是香榧的成熟期。可采摘香榧却不是件容易事。香榧果实多在树枝端头,不借助工具是够不着的。工具也简单,也就一根细长的竹子,头上留一、两竹枝,成“丫”型,打榧人扛来梯子,爬上树后,背倚粗壮的树干,站稳脚跟,双手持竿,一伸一缩间,嗖嗖如风,香榧应声而落。打榧人大抵是主人家花“重金”雇来的手艺人。说是重金,其实也就一天一两百元不等罢了,可却从付出的薪酬中看出了手艺的高下。
第一次尝试香榧,是在余国慧的家里。手持一粒香榧,能够看到一头有两个淡黄色的圆点,像两只眼睛。食指和拇指只需各对着“眼睛”着力,壳便开了。咀嚼之下,果实酥香脆硬,清香四溢,甚是可口。
之后,还在休宁的朋友家中吃过香榧。有一回,遇到了硬如石头的香榧,三五粒后,竟是不敢再试。后来,便把这一问题问了经年从事香榧加工出品的余国慧。余说,这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加工的原因,另一个就是品种的原因了。休宁自产的香榧大抵质硬,而从浙江诸暨引进的新品种,个头小了一些,脆性却大增,口感也好了不少。降低香榧的硬度,一直是香榧从业者多年来一直想解决的问题。改良品种,引进新品种,改进加工工艺,缺一步不可。余国慧正是凭着科学的态度,斥资数百万元,引进万余苗株,发展香榧产业。这些引进的香榧叫“细榧”,三年就能结果,到时候,一座荒山就能全部变了模样。
苏东坡在《香榧》一诗中吟道:“彼美玉山果,桀为金盘玉。驱除三彭虫,已我心腹疾。”苏诗不但标出了这一山珍的色香味道,还道出了香榧的药效价值。作为第三纪孑遗植物,香榧树被称为活化石,是集果用、药用、油用、观赏等众多用途于一身的世界珍贵经济树种。据《本草纲目》记载,香榧能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沉五痔,去三虫。榧树生长缓慢,结果时间较长,尤为珍贵,因此香榧的果仁历来被作为贡品。或许这才是香榧名气甚于山核桃价位更高于山核桃的原因所在吧。
还有一点也想在这里补述一下:那就是香榧与红豆杉的区别。香榧和红豆杉同属红豆杉目红豆杉科,外形更是惊人的相似。若是不去看它们所结的果子,想从针叶和树形上加以分别,的确不容易。这里教大家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针形叶片的背面,有两条绿色叶带的就是红豆杉,而呈淡黄或白色叶带的就是香榧了。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作物,俗称“中国榧”,上了千年的榧树,更像是一部活化石,讲述着流逝岁月里的桩桩往事。值得一提的是徽州香榧的生产,年份上并不输给其他地域。可在其后的发展上,脚步却大抵慢了一些。譬如,2011年,浙江诸暨就开始着手从“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申报方向申遗。
如此看来,作为徽州人,要想走好走活走远这一中国特产也是徽州特产的香榧路,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新闻推荐
汪瑞娟为余甜穿上新衣□ 记者 程向阳 文/摄[那年那月] 休宁县齐云山镇龙源村辛田组的余甜是一名不幸的孩子。2006年1月1日,因为想吃山芋,她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奶奶和...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